绿玉枝头一粟黄,碧纱帐里梦魂香。
晓风和月步新凉。
吟倚画栏怀李贺,笑持玉斧恨吴刚。
素娥(é)不嫁为谁妆?
译文
桂树枝叶碧绿莹润,宛如玉琢而成,金黄的花瓣花蕊俏立枝头,黄绿相映,煞是迷人。看到它,便让人联想起酣眠于碧纱帐中的香艳佳人。
斜倚画栏,想吟诗歌咏桂花却又难以成篇,于是不禁怀念起唐代的桂花诗仙李贺,想起月中的那棵丹桂树,更对那持斧斫桂的吴刚心生恨意。那广寒宫中仙袂飘举的嫦娥,既不嫁人,又为谁而妆扮一新呢?
注释
素娥:即月中嫦娥。
赏析
吟倚画栏怀李贺,笑持玉斧恨吴刚。素娥不嫁为谁妆?
“绿玉枝头一粟黄,碧纱帐里梦魂香。”首句正面赋其形,次句据此加以引申。这两句一写实一比拟,虚实相映,既生动又让人产生美好的遐想。
“晓风和月步新凉。”在天气初凉的八月金秋,桂花便在晓风中和月光下暗暗地绽放飘香。此句描绘桂花开放的季节和四周的环境,突出了它的幽香和冷艳。
“吟倚画栏怀李贺,笑持玉斧恨吴刚。”李贺的《梦天》诗中有“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之句;在《神弦别曲》中则有“南山桂树为君死,云衫浅污红脂花”之句。吴刚:传说中的月中老人。据《酉阳杂俎》载,吴刚学仙有过,被谪月中伐桂。桂高五百尺,斧痕随斫随合。这两句就有关桂花的传说展开联想,意趣横生,此二句中一“怀”、“一恨”,无不表达出词人对桂花的珍爱之情。
“素娥不嫁为谁妆?”嫦娥美丽,但在传说中她又是一位独居月宫中的嫠妇,故词人有此问语,同时也是为了增添词的情趣。之所以提到嫦娥,因为她是月亮的化身、桂花的精魄。
猜您喜欢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
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
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
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
红欲断、杏开素面。
旧游忆著山阴,厚盟遂妨上苑。
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
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时见一作:谁见)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村村鼓笛乐秋成,露未凝霜水未冰。
无赖酒家偏罔利,隔年早挂上元灯。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采薇作庭实,纫兰作筐篚。
持以荐王公,谓可蘋藻比。
王公龋齿谢,王门何用此。
问客姓与名,或是孤竹子。
鸢飞鱼跃两悠悠,造物何心莫问休。
但得一杯长在手,不须万户更封侯。
人间有梦何非蝶,物外忘机即是鸥。
我亦青鞋行脚者,会摩铜狄话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