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

宋代 · 苏轼

上巳日作。
城南有坡,土色如丹,其下有堤,壅郑淇水入城。
东武城南,新堤固、涟漪初溢。
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
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更向江头觅。
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
官里事,何时毕。
风雨外,无多日。
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
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
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分类: 惜春  感慨  时间  哲理 

苏轼: 惜春  感慨  时间  哲理 

背景

《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词当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自从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与众名士兰亭修禊之后,传统的节日上巳日便成了一个富有诗意的日子,这对于苏轼这样的士大夫文人尤其具有诱惑力。熙宁九年三月上巳日,苏轼在密州城南流觞曲水时,忆及兰亭盛会,因作此词。

参考资料:
1、陈如江.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词.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20-21
2、王宜瑷 王水照.苏轼诗词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9-130

译文

东武城南刚刚筑就新堤,郏淇河水开始流溢。微雨过后,浓密的树林,苍翠的山岗,红花绿叶,满地堆积。枝头残花早已随风飘尽,我与朋友同到江边把春天寻觅。试问未来还有多少春光?算来不过三分之一。
官衙里的公事纷杂堆积,风雨过后更无几多明媚春日。今日相约,泛杯曲水,全城百姓也争相聚集。您不曾闻知东晋兰亭修禊的故事?当日满座都是豪俊高洁之士。到如今只有长竹满山岗。往日陈迹,无从寻觅。

注释

上巳:农历每月上旬的巳日。三月上巳为古时节日,习用三月初三日。壅:堵塞。郑淇:水名,由郑河、淇河于密州城南汇集而成,东北流入潍河。
阜:土丘。卧红:指花瓣被雨打落在地。江头:指郏淇水边。向前:往前,未来。几多:多少。春:指春光。
兰亭修禊: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当时名士41人集合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祓禊之礼。众人作诗,王氏作《兰亭集序》。修禊,三月三日于水边采兰嬉游,以驱除不祥。豪逸:指豪放不羁,潇洒不俗的人。

赏析

这首词的题目交代了作词的地点、时间,叙写的中心——“会流杯亭”,以及与此相关的城南引水入城工程。上片写雨后暮春景物,并抒写了惜春的意绪。开头三句从城南引水入城工程写起:东武城南筑就新堤,郑淇河水开始充盈。其所以由此落笔,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曲水”的水源,对下片来说,真可谓伏脉千里。以下详写暮春景物,先写雨后山冈上花木零落的景象:一场小雨过后,在那浓密的树林中和苍翠的山冈上,红花绿叶,堆积满地。透过字面,仿佛有词人轻微的叹息。以“卧”、“堆”两个动词形容花叶遍地狼藉的状态,以“红”、“碧”两个表示色彩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借指花、叶,都显得十分形象和精炼。再写“枝上残花”荡然无存,于是向江边追寻春天的踪迹:试问未来还有多少春光?算来不过三分之一。这就是寻春所获得的一个既令人失望又使人略感安慰的结果。因此,词人在描写暮春景物时,也由隐而显地表现了他惜春的心情。
  下片写曲水流杯的现场盛况以及对当年兰亭陈迹的感慨。换头“官里事”四句,词人感叹官衙事务纷繁,自然界又多风雨,轻闲而明丽的日子竟没有多少。这是一笔衬托,说明聚会流杯亭是很难得的。以下“相将泛曲水”两句,正面写曲水流杯的现场盛况:上巳日与同僚相约聚会于流杯亭,开展曲水流杯的活动,全城百姓都争着前来观光。“相将”句明点词序“会流杯亭”,转到对全词中心内容的叙写,但用墨极其简炼,妙处全在从闲处铺垫以及从侧面烘托。与暮春自然景物相比,“泛曲水”是一道特异的风景线,它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春光大减所造成的缺憾,所以上片所写未尝不是一种绝好的铺垫。“满城争出”句,由充当热心观众的全城百姓渲染出曲水流觞现场的盛况。一个“满”字和一个“争”字,更令人想见万人空巷的热闹情景,以及词人作为州郡长官与民同乐的惬意和自得。另一层烘托则是由眼前景、事所引发的对历史的联想:“君不见兰亭修楔事,当时座上皆豪逸。”显然,兰亭修禊与曲水流杯,当日主盟其事并作序的王羲之与词人自己,众名士(“豪逸”)与众同僚,一一对应,其衬托和比喻之意清晰可见。结尾两句紧承上文,对史事感慨系之:到如今只有长竹布满故地的山岭,而昔日盛事已成陈迹,再也无从寻觅了。这不仅是发思古之幽情,怀古主要是为了慨今,因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兰亭集序》),其真正用意即在于此。它所蕴蓄的是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沉痛之感,是带有人生哲理意义的。
  这年十二月,苏轼离开密州任所时,还满怀深情地写下了一首《别东武流杯》诗,可见上巳雅集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猜您喜欢

南柯子·池水凝新碧

宋代 · 吴潜

池水凝新碧,阑花驻老红。
有人独立画桥东。
手把一枝杨柳、系春风。
鹊绊游丝坠,蜂拈落蕊空。
秋千庭院小帘栊。
多少闲情闲绪、雨声中。

分类: 女子  惜春 

曲槛

宋代 · 苏轼

流水照朱栏,浮萍乱明监。
谁见槛上人,无言观物泛。

次韵张甥棠美述志

宋代 · 苏轼

仲子甘心织屦避万钟,渊明不肯折腰为五斗。
一年鸿雁识来往,终日沐猴谁去取。
知甥诗意慕两君,读书要在存心久。
平生所谈性命奥,长弃不忧金石朽。
我今已习鹙子定,犹复晨朝怖头走。
刳心先拟谢声名,不作羊邹悲岘首。
云梯雨矢集无方,我已中灰同墨守。
恐甥自是禹门鳞,未可潜逃入吾薮。
琢磨晚觉孟光贤,畏我放言时被肘。
甥能锄我青门瓜,正午时来休老手。

次韵德麟西糊新成见怀绝句

宋代 · 苏轼

壶中春色饮中仙,骑鹤东来独惘然。
犹有赵、陈同李、郭,不妨同泛过湖船。

菩萨蛮·落花迤逦层阴少

宋代 · 沈蔚

落花迤逦层阴少,青梅竞弄枝头小。
红色雨和烟,行人江那边。
好花都过了,满地空芳草。
落日醉醒问,一春无此寒。

分类: 婉约  写景  惜春 

谒金门·杨花落

宋代 · 李清臣

杨花落,燕子横穿朱阁。
苦恨春醪如水薄,闭愁无处着。
绿野带红山落角,桃杏参差残萼。
历历危樯沙外泊,东风晚来恶。

分类: 婉约  写景  惜春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