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都今夕知何夕。
特地风光盈绮陌。
金丝玉管咽春空,蜡炬兰灯晓夜色。
凤楼十二神仙宅。
珠履三千鹓鹭客。
金吾不禁六街游,狂杀云踪并雨迹。
背景
这首词亦写皇都元夕狂欢盛况。华灯宝炬,金翠耀目,月色花光,歌吹沸天,好一派节日风光。其夕“金吾不禁”,任都民仕女尽情游赏玩乐,自称“才子词人”的柳三变欣喜若狂,情不自禁地写了这首歌咏太平气象的《玉楼春》。
译文
今晚京城不知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到处都是美丽神奇的景象。各种乐器有如万马齐鸣,涤荡着京城的夜空。蜡炬兰灯熊熊燃烧,亮如白昼。
灯红酒绿的街上青楼妓院随处可见,那些出来游冶闲逛的妓女像鸩鹭一样成群结伴。金吾子对妓女成群在街上游冶视若无睹,任其随意拉客。游冶狎妓的行为已经到了疯狂至极的地步。
注释
玉楼春::词牌名。亦称“木兰花”、“春晓曲”、“西湖曲”、“惜春容”、“归朝欢令”等。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皇都:指北宋都城汴京。特地:特意。特别。绮陌:纵横交错的道路。风楼:指宫内楼阁,也指妇女居处。
珠履:缀有明珠的鞋子,指代豪门贵族。鹓鹭客:鹓和鹭是两种鸟,飞行有序,排列整齐,因以比喻朝廷中文武百官。金吾不禁:取消夜禁。金吾:官名,掌管京城的戒备防务。云踪、雨迹:比喻男女欢爱的情事。
赏析
这首词描写的是京城夜晚的热闹与繁华。可能是词人刚到京城时所作。上片写京城之夜的喧闹景象,下片则选取了个别情景描绘:“金吾不禁六街游”,金吾不管,满街的妓女随处游荡,拉客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皇都今夕知何夕?特地风光盈绮陌。”词人初到京城,对这里不夜城般的繁华与热闹很是陌生,言谈间充满了探究与好奇。特地风光,即指不同于别处的风物人情。首句总写,领起全文。
“金丝玉管咽春空,蜡炬兰灯烧晓色。”这两句对仗工整,既是白描又是极力的渲染。从中可以看出北宋开基百年来相安无事的一个侧面,当时社会较为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凤楼十二神仙宅,珠履三千鹤鹭客。”过片是工整的偶句,采用了互文见义的写法。“十二”、“三千”不是实数,皆虚指,对仗的同时也写出了京城风月场所的潜滋暗涨,社会风气日益低靡不振。
“金吾不禁六街游,狂杀云踪并雨迹。”末句浓浓一笔,对前文的总括淋漓尽致。
词人一生时常出没烟花之地,写此词未必有深刻的主旨。但从其平自的描写中,可以管中窥豹,了解到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梗概。京城自古便是富贵显赫、商家大贾云集之地,“光盈绮陌”、“蜡炬兰灯”自不必说。“珠履三千”、“金吾不禁”更令人深深回味,官员与民同乐,不再作威作福,这似乎是社会安定、阶级矛盾缓和的象征,然而偏偏和遍布京畿的“三千”妓女搭配在一起,不能不说是对当时社会的绝妙讽刺,所谓的百年太平,实则已经不太平了,潜在的危机有一触即发之势。
猜您喜欢
晓云舒瑞。
寒影初回长日至。
罗袜新成。
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
尽道朝来添一线。
秉烛须游。
已减铜壶昨夜筹。
前时小饮春庭院。
悔放笙歌散。
归来中夜酒醺醺,惹起旧愁无限。
虽看坠楼换马,争奈不是鸳鸯伴。
朦胧暗想如花面。
欲梦还惊断。
和衣拥被不成眠,一枕万回千转。
惟有画梁,新来双燕,彻曙闻长欢。
海霞红,山烟翠。
故都风景繁华地。
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
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
汉元侯,自从破虏征蛮,峻陟枢庭贵。
筹帷厌久,盛年昼锦,归来吾乡我里。
铃斋少讼,宴馆多欢,未周星,便恐皇家,图任勋贤,又作登庸计。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万恨千愁,将年少、衷肠牵系。
残梦断、酒醒孤馆,夜长无味。
可惜许枕前多少意,到如今两总无终始。
独自个、赢得不成眠,成憔悴。
添伤感,将何计。
空只恁,厌厌地。
无人处思量,几度垂泪。
不会得都来些子事,甚恁底死难拚弃。
待到头、终久问伊看,如何是。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一作:天街;卧看一作: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