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东南秋正半。
双阙中间,浩荡流银汉。
谁起水精帘下看。
风前隐隐闻箫管。
凉露湿衣风拂面。
坐爱清光,分照恩和怨。
苑柳宫槐浑一片。
长门西去昭阳殿。
注释
双阙:古代宫殿前的高建筑物,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楼观。以二阙之间有空缺,故名双阙。水精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子。
苑柳宫槐:喻承雨露之恩者。昭阳殿: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所居,因以指得宠者承恩之处。
赏析
借用宫词的体裁,以寓对“君国”的情思。封建宫廷中,专制君主和宫人的关系,纯粹是主奴关系,宫人们仰承君主的鼻息,盼望能得到恩宠,这与文人们希冀进入朝廷,谋取官位是一致的,所以历来文人宫词中的宫怨,实质上也就是文人失意时的怨愤。作于1908年秋。
月亮转到东南方的天中,正是秋半时候在宫殿的双阙中间,银河在浩荡奔流。是谁人起来在水精帘下窥看?只听到晚风吹送来隐隐的箫管之声。凉露沾湿了她的衣裳,西风拂面。她自个儿在欣赏明月的清光———分别照着宫中两处的承恩和孤怨。苑中的杨柳和宫里的槐树,望去连成一片,唉,长门宫西去就是昭阳殿了。
清秋时分的孤寂情思。这阕词用语深沉冷艳,“银汉”、“水精帘”、“凉露”、“清光”尽是冷的意象,表达了词人内心一片冰封的茫茫世界。静安先生常用这样的语句来搭建心中的“理想国”,愿常住于此,隔绝红尘,这是词人对自己人格精神的忠诚恪守,对“般若境界”的孜孜追求,诚如饶宗颐《人间词话平议》评云:“拳拳忠悃”,让人唏嘘不已。
猜您喜欢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岛一作:鸟)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边秋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底栖鸦当叶看。
推窗跕跕堕枝间。
霜高风定独凭栏。
觅句心肝终复在,掩书涕泪苦无端。
可怜衣带为谁宽。
东海人奴盖世雄,卷舒八道势如风。
碧蹄倘得擒渠反,大壑何由起蜇龙。
渺渺啼鸦了。
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
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
起搔首、窥星多少。
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
秋太淡,添红枣。
愁痕倚赖西风扫。
被西风、翻催鬓鬒,与秋俱老。
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
计无此、中年怀抱。
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
烟未敛,楚山杳。
沉沉戍鼓,萧萧厩马,起视霜华满地。
猛然记得别伊时,正今夕、邮亭天气。
北征车辙,南征归梦,知是调停无计。
人间事事不堪凭,但除却、无凭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