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醻无复见前贤。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赏析
窘步相仍:窘步,迈步迫促。相仍,相沿袭。这里指以诗唱和酬答时次韵诗受到别人诗韵脚的束缚,不能自由表抒己意。古人有用诗歌相互酬答唱和的传统。起初,和诗时只要和意即可,和诗的体式、韵脚都不用顾虑。但是后来,却发展为和诗必须用所和之诗的韵,这称为和韵。和韵有同韵与次韵之分,同韵,是韵同而前后次序不同;次韵,是韵同且前后次序也相同。这种方法源于元白,皮日修、陆龟蒙也这样写,到了宋代苏轼、黄庭坚后,和韵次韵盛行,成为诗的一种体式。
这首诗是批评诗歌酬唱中的和韵风气。由于这种次韵酬唱的诗往往受到原诗韵脚的拘束和词义的限制,使作者不能自由地抒发自己的心迹,反要俯仰随人,窘步相仍,因此,元好问对这种诗风给予了辛辣讽刺,指出其“亦可怜”。要求诗人应该象庾信那样“纵横自有凌云笔”,大胆自由抒发自己地真性情,不要做随在别人后面的亦步亦趋的可怜虫。
猜您喜欢
人日过三日,元宵便五宵。
共言今日好生朝。
皓月光辉,香动玉梅梢。
谢女工飞絮,周郎待小乔。
年年灯下醉金蕉。
鬓影苍球,金缕细鹅毛。
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
道路常教车历鹿,功名唯有鬓飘萧。
勤如韩子初无补,晚似冯公岂见招。
五十三年等閒里,一窗风叶雨潇潇。
百年同是行人,酒乡独有归休地。
此心安处,良辰美景,般般称遂。
力士铛头,舒州杓畔,不妨游戏。
算为狂为隐,非狂非隐,人谁解,先生意。
莫笑糊涂老眼,几回看、红轮西坠。
一杯到手,人间万事,俱然少味。
范蠡张良,尽他惊怪,陈抟贪睡。
且陶陶兀兀,今朝醉了,更明朝醉。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
暂教泾渭各清浑。
万古幽人在涧阿,百年孤愤竟如何?
无人说与天随子,春草输赢较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