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
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
赏析
根据理解,结合注释46及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句“俳优”应为“俳谐”。
曲学,乡曲简陋的学问。虚荒,虚假荒谬。小说,无足轻重之说。欺,欺人骗世。
这首诗是排斥俳谐怒骂的不良习气,体现元好问尚雅的旨趣。我国自古就有“诗庄”的传统,语言庄重而优雅是古典诗歌的特色。诙谐游戏和詈骂的文字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的。把文章当作游戏、调笑的工具,初见杜甫《戏作俳谐体遣闷》、李商隐《俳谐》,到晚唐时仿效的人便多起来。严羽《沧浪诗话》称宋诗“其末流甚者,叫嚣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黄庭坚《答洪驹父书》“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苏轼却认为嬉笑怒骂可成文章,《续资治通鉴》卷八十六云:“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常自谓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但是元好问尊奉的是儒家的“温柔敦厚”、“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仪”的诗教理论,要求语言符合雅正的标准。因此,元好问不同意苏轼的观点,批评了“俳谐怒骂”的语言风格。元好问认为“曲学虚荒”,“小说欺”,谨奉儒家诗教,这也体现了他保守的一面。
猜您喜欢
绿阴清昼。
雨茸梅子黄时候。
华堂金兽。
香润炉烟透。
舞燕回轻袖。
歌凤翻新奏。
院静人稀,永日迟迟花漏。
一杯为寿。
笑捧处自传纤手。
钗头花有。
瑞草宜男□。
不愿金盈甃。
不愿珠盈斗。
惟愿董风,岁岁人长久。
三十未有二十强,手内蛇矛丈八长。
总为官家金印大,不怕百死向沙场。
捉却贺兰山下贼,金鞍绣帽好还乡。
千年河岳控喉襟,一日神州见陆沉。
已为操琴感衰涕,更须同辇梦秋衾。
城头大匠论蒸土,地底中郎待摸金。
拟就天公问翻覆,蒿莱丹碧果何心?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
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
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