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入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
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
赏析
这首诗是评苏轼及其后学的诗,可与第二十二首对照看。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在等多方面都达到极高的造诣,堪称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苏轼学博才高,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在艺术上开一代之风。苏诗虽然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但是由于苏轼杰出的才能,他的诗多数比喻生动新奇,妙喻连生;用典稳妥精当,浑然天成;对仗精工活泼,不落俗套。苏轼对艺术技巧的把握可谓挥洒自如,如行云流水不留锻炼痕迹。所以元好问给予苏轼诗歌以高度评价,称赞他的诗是经得起锤炼,不受纤尘的真金。
苏轼在当是文坛上有巨大的声誉,有许多文人围绕在其周围。著名的有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这四人都没有继承苏轼的思想和艺术。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创者,秦观长于词,其诗如词一样婉约。张、晁成就不大。至于其他后学者既没有苏轼的思想,又没有苏轼的才力,往往在文字、典故、辞藻方面追求新奇,以至于怪样百出。于是在这首诗的后两句,元好问不满并批评了这种风气。
猜您喜欢
桃李弄娇娆,梨花澹丰容。
盈盈两无语,
宝镜煌煌照九州,埋藏曾及见诸刘。
酆城今日无雷焕,紫气谁当辨斗牛。
薰风弦上奏。
正蛙鸣池沼,莺吟槐柳。
龙涎喷金兽。
□一番疏雨、梅黄时候。
神仙旧友。
爱五亭、山明水秀。
向□时庆旦,高明富贵,殆由天授。
知否。
风流儒雅,利达丛中,似公稀有。
芝兰挺秀。
看早晚,定成就。
况雪儿佳丽,歌清舞妙,管取天长地久。
愿年年预借菖蒲,劝君寿酒。
百年才觉古风回,元祐诸人次第来。
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
慷慨悲歌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洲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眼处心声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