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入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
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
赏析
这首诗是评苏轼及其后学的诗,可与第二十二首对照看。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在等多方面都达到极高的造诣,堪称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苏轼学博才高,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在艺术上开一代之风。苏诗虽然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但是由于苏轼杰出的才能,他的诗多数比喻生动新奇,妙喻连生;用典稳妥精当,浑然天成;对仗精工活泼,不落俗套。苏轼对艺术技巧的把握可谓挥洒自如,如行云流水不留锻炼痕迹。所以元好问给予苏轼诗歌以高度评价,称赞他的诗是经得起锤炼,不受纤尘的真金。
苏轼在当是文坛上有巨大的声誉,有许多文人围绕在其周围。著名的有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这四人都没有继承苏轼的思想和艺术。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创者,秦观长于词,其诗如词一样婉约。张、晁成就不大。至于其他后学者既没有苏轼的思想,又没有苏轼的才力,往往在文字、典故、辞藻方面追求新奇,以至于怪样百出。于是在这首诗的后两句,元好问不满并批评了这种风气。
猜您喜欢
百年乔木郁苍苍,耆老风流赵与杨。
为向榆关使君道,郡中合有二贤堂。
腐朽神奇,梦幻吞侵,朝昏变迁。
怅残灯旧岁,鸡声竞早,春风归兴,雁影相先。
南渡崩奔,东屯留滞,世事悠悠白发边。
虚名误,遍人间浪走,恰到求田。
青红花柳争妍。
意醉眼、天公也放颠。
更云雷怒卷,颓波一注,冰霜冷看,老桧千年。
园令家居,陶潜官罢,无酒令人意缺然。
从教去,付青山枕上,明月尊前。
黄尘鬓发,六月长安道。
羞向清溪照枯槁。
似山中远志,漫出山来,成个甚,只是人间小草。
升平十二策,丞相封侯,说与高人应笑倒。
对清风明月,展放眉头长恁地,大醉高歌也好。
待都把功名付时流,只求个天公,放教空老。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乱后玄都失故基,看花诗在只堪悲。
刘郎也是人间客,枉向春风怨兔葵。
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