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始不欲与佛者游,尝读东坡所作《勤上人诗序》,见其称勤之贤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间,必不负欧阳公。“
余于是悲士大夫之风坏已久,而喜佛者之有可与游者。
去年春,余客居城西,读书之暇,因往云岩诸峰间,求所谓可与游者,而得虚白上人焉。
虚白形癯而神清,居众中不妄言笑。
余始识于剑池之上,固心已贤之矣。
入其室,无一物,弊箦折铛,尘埃萧然。
寒不暖,衣一衲,饥不饱,粥一盂,而逍遥徜徉,若有余乐者。
间出所为诗,则又纡徐怡愉,无急迫穷苦之态,正与其人类。
方春二三月时,云岩之游者盛,巨官要人,车马相属。
主者撞钟集众,送迎唯谨,虚白方闭户寂坐如不闻;及余至,则曳败履起从,指幽导胜于长林绝壁之下,日入而后已。
余益贤虚白,为之太息而有感焉。
近世之士大夫,趋于途者骈然,议于庐者欢然,莫不恶约而愿盈,迭夸而交诋,使虚白袭冠带以齿其列,有肯为之者乎?
或以虚白佛者也,佛之道贵静而无私,其能是亦宜耳!
余曰:今之佛者无呶呶焉肆荒唐之言者乎?
无逐逐焉从造请之役者乎?
无高屋广厦以居美女丰食以养者乎?
然则虚白之贤不惟过吾徒,又能过其徒矣。
余是以乐与之游而不知厌也。
今年秋,虚白将东游,来请一言以为赠。
余以虚白非有求于世者,岂欲余张之哉?
故书所感者如此,一以风乎人,一以省于己,使无或有愧于虚白者而已。
注释
东坡:指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欧阳公:指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
云岩:指苏州虎丘山,山上有云岩寺。剑池:在虎丘山上。
弊箦(zé)破旧的竹席。折铛(chēng):断了腿的锅。衲:僧衣。
相属:相连接。太息:叹息。骈然:两两相对的样子。约:穷困。迭夸:轮流夸耀。交诋:相互诋毁。呶呶(náo):唠唠叨叨的样子。逐逐:必须得到的样子。
风:同“讽”,讽劝。
赏析
此文选自《高青丘集·凫藻集》卷三,上人是对僧人的敬称。文章是高启给友人虚白上人的赠序。作者笔下的虚白上人,品德高尚,才能出众。他安贫乐道,具有独立的人格,对达官贵人不屑一顾,而对志同道合的友人却是招待唯恐不周。而这一切,又是放在当时士大夫世风日坏,僧风日败的社会环境中来写的,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然,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不仅赠给虚白上人,而且也为了“风乎人”、“省于己”,是为了针砭时弊而作的。
猜您喜欢
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
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气清岳秀有如此,郎将一家拖金紫。
门前食客乱浮云,世人皆比孟尝君。
江上送行无白璧,临歧惆怅若为分。
风尘万里损光辉,旧面相逢却讶非。
在路定留经处咏,还家犹着去时衣。
久留远土虫蛇杂,忽解高罗燕鹄飞。
尚念梁园三二客,与君同去不同归。
江涨随沤欲到门,湿云依树易黄昏。
幽居常日无来客,何况萧萧雨满村。
白须宗孙侍坐时,愿持寿酒前致词。
致词何所拟?
愿自边城始。
边城贵者李将军,战鼓遥疑天上闻。
屯田布锦周千里,牧马攒花溢万群。
白云本是乔松伴,来绕青营复飞散。
三声画角咽不通,万里蓬根一时断。
丰州闻说似凉州,沙塞清明部落稠。
行客已去依独戍,主人犹自在高楼。
梦视旌旆何由见,每值清风一回面。
洞里先生那怪迟,人天无路自无期。
砂泉丹井非同味,桂树榆林不并枝。
吾翁致身殊得计,地仙亦是三千岁。
莫着戎衣期上清,东方曼倩逢人轻。
分类: 送别
封事朝闻夕拜官,新丰无复客衣寒。
书生未有鸢肩相,只说君臣际会难。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