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酒泉子·长忆观潮

宋代 · 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
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
梦觉尚心寒。

分类: 宋词三百首  豪放  景点  风情 

潘阆: 宋词三百首  豪放  景点  风情 

背景

潘阆曾以卖药为生,一度流浪到杭州。亲眼看到了涨潮的壮观以及宏伟,以至于今后的日子里多次梦见涨潮的情形。这首《酒泉子》的小词,就是他为了回忆观潮盛况而作的。

参考资料:
1、吴奔星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99-301

译文

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
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他们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注释

长:通假字,通“常”,常常、经常。郭:外城,这里指外城以内的范围。万面鼓声中:将潮来时,潮声像万面金鼓,一时齐发,声势震人。
弄潮儿:指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喻有勇敢进取精神的人。向:朝着,面对红旗:红色的旗帜。觉:睡醒。尚:还(hái),仍然。心寒:心里感觉很惊心动魄。

赏析

词的上片描写观潮盛况,表现大自然的壮观、奇伟;起首两句,写杭州人倾城而出,拥挤钱塘江边,万头攒动,争看江面潮水上涨。为下面潮水的涌现制造了气氛,作好了铺垫。上片结尾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把钱江潮涌的排山倒海、声容俱壮,渲染得有声有色、惊险生动。
  下片描写弄潮情景,表现弄潮健儿与大自然奋力搏斗的大无畏精神,抒发出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过片转而描写弄潮儿的英勇无畏、搏击风浪、身手不凡和履险如夷。这两句纯用白描手法,写得有声有色,富于动感,眩目惊心。结拍由回忆转为现实,写词人虽离杭已久,但那壮观的钱江涌潮仍频频入梦,以至梦醒后尚感惊心动魄。
  此词对于钱塘江涌潮的描绘,可谓匠心独远,别具神韵。词中“来疑沧海尽成空”一句采用夸张手法,浓墨重彩,大开大阖,感染力甚强。上片第二句的“争”、“望”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盼潮到来的殷切心情,从空间广阔的角度进行烘托与大潮的壮观结合得甚为密切。结拍言梦醒后尚心有余悸,更深化了潮水的雄壮意象。前后的烘托与中间重点描写当中的夸张手法配合紧密,使全词的结构浑然一体。

猜您喜欢

泊禹祠

宋代 · 潘阆

禹庙高高万木齐,蟾蜍影里月光低。
出中不惯闻寒漏,一夜猿惊与鸟啼。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宋代 ·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
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分类: 宋词三百首  婉约  写景  抒怀 

离滁阳

宋代 · 潘阆

长亭黄叶正纷纷,一曲骊歌酒十分。
须信滁阳人有意,满城来送散参军。

蓦山溪·自述

宋代 · 宋自逊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
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
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
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
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

分类: 宋词三百首  隐逸  生活  自述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唐代 · 顾夐

永夜抛人何处去?
绝来音。
香阁掩,眉敛,月将沉。
争忍不相寻?
怨孤衾。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分类: 宋词三百首  婉约  爱情  女子  思念 

雪夜有感

宋代 · 潘阆

大雪拥蓬户,寒梦不成归。
孤坐北窗风,飘落辞家衣。
向晓酒力减,背壁灯影微。
谁知游子心,暗逐长空飞。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