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刘弘传》:“ 弘 每有兴废,手书守相,丁寧款密,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咸曰:‘得 刘公 一纸书,贤於十部从事。’”后用以为典,或以“一纸书”代指书信。 唐 许浑 《寄献三川守刘公》诗:“长闻 季氏 千金诺,更望 刘公 一纸书。” 唐 皮日休 《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诗:“空惭 季布 千金诺,但负 刘弘 一纸书。” 宋 范成大 《采莲》诗之三:“空江日暮无来客,断肠 三湘 一纸书。” 元 耶律楚材 《寄万寿润公禅师用旧韵》:“懒答禪师一纸书,禪师佳句古谁知?”
捎书 风流才子多春思 批诗 萧娘 彩笺 残诗 渠径 桃笺 一笺 一纸情书 鱼传尺素 写罢 驿寄梅花 一纸相思 诗句 半笺 两句诗 诗卷 寄诗 来书 半纸 知君 寄相思 只吟 渭北春天树 陆放翁 纳兰容若 白头吟 寄远人 小笺
这是一个相似词在线查询工具,为用户提供相似词查询服务,返回的结果包含了近义词、反义词和同义词。
该工具常用于写作辅助(关键词联想)和论文降重(同义词替换)。
本网站收录了最新版的新华字典,以及通过全网数据挖掘出海量的中文词条,并对数据进行持续更新,保证查询的效果与时俱进。
什么是相似词?
相似,指类似的意思,按日常习惯用法,相似词一般指同义词,也可能包含反义词(因为属于同一类型的词语)。
1. 近义词指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的词,比如:“开心”和“高兴”、“谦虚”和“谦逊”、“满意”和“欣慰”。
2. 反义词是指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比如:“真”和“假”,“美”和“丑”。
3. 等义词指意思完全相同的词。
4. 同义词包括近义词和等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