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得養;不得相養。《詩·小雅·小弁》:“民莫不穀,我獨於罹。”鄭玄 箋:“穀,養。天下之人無不父子相養者,我大子獨不然,日以憂也。”《詩·小雅·蓼莪》:“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
2.不善。是先秦諸侯之長的謙稱,本為週天子所用,後來週室衰落,諸侯霸主也僭用了,齐桓公就是一例,楚國僭越稱王後也常用此稱唿。《老子》:“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穀,一本作“轂”。《左傳·僖公四年》:“齐侯 曰:‘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穀同好,如何?’”《史記·韓世家》:“不穀國雖小,已悉發之矣!”漢 劉向《說苑·正諫》:“莊王 曰:‘善,不穀知詘。’”
3.不長五穀。《逸週書·文傅》:“土可犯,材可蓄,潤溼不穀,樹之竹,葦、莞、蒲。”穀,《汲塚週書》作“穀”。
不榖 寡德之人 不穀 鄙 孤寡不穀 大哉堯 寡德 欺天乎 其君 亡國之餘 請奏瑟 吾誰欺 何也 呂氏春秋·召類 於陵仲子 幼而無父 白虎通·號 盲臣 爾雅?釋言 昔先 寡 愚臣 東家丘 獨不聞 廣雅·釋詁四 稱孤 古之人 構禍 萬乘之主 尝疑乎
這是一個相似詞在線查詢工具,為用戶提供相似詞查詢服務,返回的結果包含了近義詞、反義詞和同義詞。
該工具常用於寫作輔助(關鍵詞聯想)和論文降重(同義詞替換)。
本網站收錄了最新版的新華字典,以及通過全網數據挖掘出海量的中文詞條,並對數據進行持續更新,保證查詢的效果與時俱進。
什麼是相似詞?
相似,指類似的意思,按日常習慣用法,相似詞一般指同義詞,也可能包含反義詞(因為屬於同一類型的詞語)。
1. 近義詞指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的詞,比如:“開心”和“高興”、“謙虛”和“謙遜”、“滿意”和“欣慰”。
2. 反義詞是指兩個意思相反的詞,比如:“真”和“假”,“美”和“醜”。
3. 等義詞指意思完全相同的詞。
4. 同義詞包括近義詞和等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