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亦作“取此”。随便,任意。晋 葛洪《抱朴子·祛惑》:“此儿当兴卿门宗,四海将受其赐,不但卿家,不可取次也。”唐 杜甫《送元二适江左》诗:“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元 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兀的不取次弃舍,等閒抛掉。”汪文溥《子美嘱题化佛化装百相即柬亚子》诗:“有时西笑入 长安,七贵三公取次看。”
2.草草,仓促。《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何不揭毡看验之?取此行麁疎法令。”宋 陆游《秋暑夜兴》诗:“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元 朱庭玉《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
3.次序。北齐 斛律羡《北齐乐歌》:“日日饮酒醉,国计无取次。”
4.谓次第,一个挨一个地;挨次。元 揭傒斯《山市晴岚》诗:“近树参差出,行人取次多。”清 朱彝尊《是日再入保和殿侍宴》诗:“妙舞娑盘歇,华鐘取次催。”
5.尴尬,进退两难。
心期 芳丛 犹恋 白头新 犹堪 独向 未忍 独怜 芳意 风前 淹留 花入梦 曲阑干 良聚 未须 尽日 怪底 庭花 昨宵 那堪 翻怜 未许 莫向 每自 堪惜 漫愁 闲阶 鸾镜 应笑 未省
这是一个相似词在线查询工具,为用户提供相似词查询服务,返回的结果包含了近义词、反义词和同义词。
该工具常用于写作辅助(关键词联想)和论文降重(同义词替换)。
本网站收录了最新版的新华字典,以及通过全网数据挖掘出海量的中文词条,并对数据进行持续更新,保证查询的效果与时俱进。
什么是相似词?
相似,指类似的意思,按日常习惯用法,相似词一般指同义词,也可能包含反义词(因为属于同一类型的词语)。
1. 近义词指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的词,比如:“开心”和“高兴”、“谦虚”和“谦逊”、“满意”和“欣慰”。
2. 反义词是指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比如:“真”和“假”,“美”和“丑”。
3. 等义词指意思完全相同的词。
4. 同义词包括近义词和等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