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歷代王朝在原京師以東的都城。(1)商 代指 商丘,在 殷(殷墟)之東。故址在今 河南省 商丘縣。《左傳·定公四年》:“封畛土畧……取於 相土 之 東都,以會王之東蒐。”楊伯峻 注:“相土,殷商 之祖。《太平禦覽》八十二引《竹書紀年》雲:‘後相 即位,居 商丘。’則,相土 之 東都 為今 河南 商丘縣。”一說指 帝丘(今 河南省 濮陽縣)。參閱《通鑒地理通釋》卷四。(2)西週 指 洛邑,故址在今 河南省 洛陽市 西。在 鎬京 之東。《左傳·昭公三十二年》:“昔 成王 合諸侯城 成週,以為 東都,崇 文 德焉。”(3)東漢 都 洛陽,在 西漢 京都 長安 之東。漢 班固 有《東都賦》。(4)隋唐 時指 洛陽。時京都在 長安。《隋書·煬帝紀上》:“﹝ 大業 五年春正月﹞戊子,上自 東都 還京師。”《新唐書·高宗紀》:“﹝ 顯慶 二年十二月﹞丁卯,以 洛陽宮 為 東都。”(5)南唐 指 廣陵,在 建康 之東。故址在今 江蘇省 揚州市。宋 陸遊《南唐書·烈祖紀》:“﹝ 昇 元 元年﹞以 建康 為 西都,廣陵 為 東都。”(6)元 代指 大梁。故址在今 河南省 開封市。清 侯方域《定鼎說》:“勝國有三都焉:冬春居 大都、東都 …… 東都 者,大梁 也。”
2.代指 東漢。唐 韓癒《薦士》詩:“五言出 漢 時,蘇 李 首更號。東都 漸瀰漫,派別百川導。”明 宋濂《張侍講<翠屏集>序》:“文之難言久矣。週 秦 以前,固無庸議。下此唯 漢 為近古,至於 東都 則漸趨於綺靡。”
3.長安 東都門 的省稱。漢 疏廣 與侄 受 同時退隱,滿朝百官祖餞於 東都門 外,後以“東都”謂致仕或餞別之地。《南齐書·徐孝嗣傳》:“世祖 問 儉 曰:‘誰可繼卿者?’儉 曰:‘臣 東都 之日,其在 徐孝嗣 乎!’”《文選·江淹<別賦>》:“帳飲 東都,送客 金穀。”李善 注引 蘇林 曰:“長安 東都門 也。”參見“東都門”。
西都 建康 北都 東都洛陽 晉陽 西京 汴京 中京 洛京 上京 大齐 長安地 潞州 汴城 長安城 大週 京師 平城 洛陽城 汴梁 幽州 在長安 平州 夏州 東平 金城 大晉 世充 燕州 大唐
這是一個相似詞在線查詢工具,為用戶提供相似詞查詢服務,返回的結果包含了近義詞、反義詞和同義詞。
該工具常用於寫作輔助(關鍵詞聯想)和論文降重(同義詞替換)。
本網站收錄了最新版的新華字典,以及通過全網數據挖掘出海量的中文詞條,並對數據進行持續更新,保證查詢的效果與時俱進。
什麼是相似詞?
相似,指類似的意思,按日常習慣用法,相似詞一般指同義詞,也可能包含反義詞(因為屬於同一類型的詞語)。
1. 近義詞指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的詞,比如:“開心”和“高興”、“謙虛”和“謙遜”、“滿意”和“欣慰”。
2. 反義詞是指兩個意思相反的詞,比如:“真”和“假”,“美”和“醜”。
3. 等義詞指意思完全相同的詞。
4. 同義詞包括近義詞和等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