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後凋"來源於古代文人墨客用來讚頌人的節操和風骨的詞語。它的意思是形容人的品質堅韌,百折不撓,即使在嚴冬寒暑之中,也能屹立不倒,比喻人的意志堅強,寧折不屈。這是由松樹和柏樹能在嚴寒之中依然挺立,象征剛毅之意。
近義詞:傲雪淩霜、堅韌不拔
反義詞:妥協退讓、軟弱無力
同義詞:堅韌不屈、百折不撓
後凋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松柏之壽 歲寒松柏 松柏之志 論語.子罕 俗屈 瑟瑟穀中風 詩經·小雅·角弓 凋 彌茂 傲霜淩雪 惟菊 受命於地 罹凝寒 人亦當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冬夏青青 淩寒獨開 節堅 松筠之節 望秋先零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傲雪欺霜 傲骨崢嶸 猶茂 霜露之感 蘭之馨 不畏霜雪 百花跡已絕
這是一個相似詞在線查詢工具,為用戶提供相似詞查詢服務,返回的結果包含了近義詞、反義詞和同義詞。
該工具常用於寫作輔助(關鍵詞聯想)和論文降重(同義詞替換)。
本網站收錄了最新版的新華字典,以及通過全網數據挖掘出海量的中文詞條,並對數據進行持續更新,保證查詢的效果與時俱進。
什麼是相似詞?
相似,指類似的意思,按日常習慣用法,相似詞一般指同義詞,也可能包含反義詞(因為屬於同一類型的詞語)。
1. 近義詞指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的詞,比如:“開心”和“高興”、“謙虛”和“謙遜”、“滿意”和“欣慰”。
2. 反義詞是指兩個意思相反的詞,比如:“真”和“假”,“美”和“醜”。
3. 等義詞指意思完全相同的詞。
4. 同義詞包括近義詞和等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