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起自寒苦》:'王播少孤貧,尝客揚州惠昭寺木蘭院,隨僧齋飡。諸僧厭怠,播至,已飯矣。後二紀,播自重位出鎮是邦,因訪舊遊,向之題已皆碧紗幕其上。播繼以二絶句曰:'……上堂已了各西東,慚愧闍黎飯後鍾。二十年來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宋吳處厚《青箱雜記》卷六:'世傳魏野尝從萊公
寇準
遊陝府僧舍,各有留題。後復同遊,見萊公之詩,已用碧紗籠護,而野詩獨否,塵昏滿壁。時有從行官妓,頗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將紅袖拂,也應勝似碧紗籠。'萊公大笑。'後以'碧紗籠'為詩以人重的典故。
綠紗燈罩。
若得常 猶識 飄玉蕙 羨師 鬢邊華 空憐 種松皆作 寄臥 誰得似 東陽道中 追吟 開朱戶 清夢斷 堪驚 雪窗螢火 梁州令 共客 飯後鍾 白頭新 蓽門 擁帚 畫錦堂 蓬窗 蘭風蕙露 唱金縷 意何長 三十秋 臨江仙, 知君此 來塵
這是一個相似詞在線查詢工具,為用戶提供相似詞查詢服務,返回的結果包含了近義詞、反義詞和同義詞。
該工具常用於寫作輔助(關鍵詞聯想)和論文降重(同義詞替換)。
本網站收錄了最新版的新華字典,以及通過全網數據挖掘出海量的中文詞條,並對數據進行持續更新,保證查詢的效果與時俱進。
什麼是相似詞?
相似,指類似的意思,按日常習慣用法,相似詞一般指同義詞,也可能包含反義詞(因為屬於同一類型的詞語)。
1. 近義詞指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的詞,比如:“開心”和“高興”、“謙虛”和“謙遜”、“滿意”和“欣慰”。
2. 反義詞是指兩個意思相反的詞,比如:“真”和“假”,“美”和“醜”。
3. 等義詞指意思完全相同的詞。
4. 同義詞包括近義詞和等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