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án zhě wú zuì,wén zhě zú jiè ]
進言的人沒有罪過﹐聽的人足以引起警戒。語出《詩大序》﹕"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不抓辮子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聞過則喜 不扣帽子 盡信書,不如無書 言者無罪 不打棍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以人廢言 出以公心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批評與建議 鄉願,德之賊也 不虞之譽 舉直錯諸枉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君子泰而不驕 包容不同意見 因人廢言 三軍可奪帥 滿招損,謙受益 勇於批評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兼聽則明
Do not blame the man who speaks but heed what you hear Blame not the speaker but be warned by his words Listeners should take his word as a warning to be heeded No guilt should be attached to the speaker
這是一個相似詞在線查詢工具,為用戶提供相似詞查詢服務,返回的結果包含了近義詞、反義詞和同義詞。
該工具常用於寫作輔助(關鍵詞聯想)和論文降重(同義詞替換)。
本網站收錄了最新版的新華字典,以及通過全網數據挖掘出海量的中文詞條,並對數據進行持續更新,保證查詢的效果與時俱進。
什麼是相似詞?
相似,指類似的意思,按日常習慣用法,相似詞一般指同義詞,也可能包含反義詞(因為屬於同一類型的詞語)。
1. 近義詞指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的詞,比如:“開心”和“高興”、“謙虛”和“謙遜”、“滿意”和“欣慰”。
2. 反義詞是指兩個意思相反的詞,比如:“真”和“假”,“美”和“醜”。
3. 等義詞指意思完全相同的詞。
4. 同義詞包括近義詞和等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