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拖欠賦稅、債務。《史記·汲鄭列傳》:“莊 任人賓客為大農僦人,多逋負。”《南史·蔡廓傳》:“又以王公妃主多立邸舍,子息滋長,督責無窮,啟罷省之,並陳原諸逋負,解遣雜役。”宋 方勺《泊宅編》卷九:“福州 一農家子 張生,幼時,父使持錢三千,入山市斧柯,遇村人有為逋負所迫欲自經者,惻然盡以所齎贈之。”徐珂《清稗類鈔·譏諷·可憐迎鳳德何衰》:“﹝ 陳政鑰 ﹞慷慨好交遊,座客常滿,以是多逋負。”
2.指未償的仇恨。《後漢書·段熲傳》:“曾未浹日,凶醜奔破,連屍積俘,掠獲無算;洗雪百年之逋負,以慰忠將之亡魂。”
3.拖欠;短少。唐 元稹《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策對》:“今之課吏者,以賦斂無逋負為上。”宋 王禹偁《監察禦史朱府君墓志銘》:“鹽鐵奏 秦州 銀坑冶,比多逋負,未入之數,不減萬計,請擇朝臣以主之。”《明史·週忱傳》:“小民不知凶荒,兩稅未尝逋負,忱 之力也。”清 納蘭性德《淥水亭雜識》卷二:“《元史》載海運之逋負,少者每石不及三合,多者不及三升。”
積逋 困敝 艱食 負租 困匱 振施 責償 逋租 諸稅 佽助 蠲減 逋欠 私橐 振貸 蠹弊 權子母 諸費 民漸 痛革 蒞茲土 伸理 錐刀之利 取盈 焚其券 黠吏 官廩 賑助 翕服 民賦 殫財
這是一個相似詞在線查詢工具,為用戶提供相似詞查詢服務,返回的結果包含了近義詞、反義詞和同義詞。
該工具常用於寫作輔助(關鍵詞聯想)和論文降重(同義詞替換)。
本網站收錄了最新版的新華字典,以及通過全網數據挖掘出海量的中文詞條,並對數據進行持續更新,保證查詢的效果與時俱進。
什麼是相似詞?
相似,指類似的意思,按日常習慣用法,相似詞一般指同義詞,也可能包含反義詞(因為屬於同一類型的詞語)。
1. 近義詞指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的詞,比如:“開心”和“高興”、“謙虛”和“謙遜”、“滿意”和“欣慰”。
2. 反義詞是指兩個意思相反的詞,比如:“真”和“假”,“美”和“醜”。
3. 等義詞指意思完全相同的詞。
4. 同義詞包括近義詞和等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