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 孔子 所著《春秋》。晉 時因避 晉簡文帝 鄭後 阿春 諱,改春為“陽”。唐 司空圖《華帥許國公德政碑》:“雖乏潤色之功,夙慕《陽秋》之旨。”清 錢謙益《與吉水李文孫書》:“循覽行狀,文直事覈,大闡 定 哀 之微詞,一洗《陽秋》之典筆。”
2.史書的通稱。宋 梅堯臣《依韻和錢深推官見寄》:“無才不敢學《陽秋》,嗜酒時能問大酋。”清 孫枝蔚《廣化寺謁忠烈祠步吳梅村韻》之三:“何人直筆擅《陽秋》,可惜清流葬濁流。”
3.謂褒貶。《晉書·褚裒傳》:“譙國 桓彝 見而目之曰:‘季野 有皮裏陽秋。’言其外無臧否,而內有所褒貶也。”清 蒲松龄《聊齋志異·郭生》:“王 諦視之,其所塗留,似有陽秋。”
4.指年龄。《晉書·王獻之傳》:“陛下踐阼,陽秋尚富,盡心竭智以輔聖明。”
樓涵 漫志 陳守 張子 蔡 孫懷中 秋實 仲謀 蔡之 則強 常楷 荊 葉裏傑 祁 張季 唐松 路明 羅邦國 子雲 徐中秋 燦霞 振明 楊二人 褚 寥 苗德生 賀 掩顏 榮軍 涇渭明
這是一個相似詞在線查詢工具,為用戶提供相似詞查詢服務,返回的結果包含了近義詞、反義詞和同義詞。
該工具常用於寫作輔助(關鍵詞聯想)和論文降重(同義詞替換)。
本網站收錄了最新版的新華字典,以及通過全網數據挖掘出海量的中文詞條,並對數據進行持續更新,保證查詢的效果與時俱進。
什麼是相似詞?
相似,指類似的意思,按日常習慣用法,相似詞一般指同義詞,也可能包含反義詞(因為屬於同一類型的詞語)。
1. 近義詞指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的詞,比如:“開心”和“高興”、“謙虛”和“謙遜”、“滿意”和“欣慰”。
2. 反義詞是指兩個意思相反的詞,比如:“真”和“假”,“美”和“醜”。
3. 等義詞指意思完全相同的詞。
4. 同義詞包括近義詞和等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