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8—824) 唐代文學家,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貞元年間進士,曾任監察禦史,國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職。在文學上反對駢偶文風,提倡散體。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優良傳統,並在此基礎上加以發展和創新,是古文運動倡導者之一。在思想上維護儒家的傳統思想,調強堯舜至孔孟的一脈相傳的道統
2.(768韓癒824)中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25歲舉進士。歷官觀察推官、監察禦史、國子博士、吏部侍郎。唐憲宗時,曾隨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鎮之亂。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諫迎佛骨,觸怒了憲宗,被貶為潮州刺史。後於穆宗時,召為國子監祭酒,歷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主張中央集權,反對藩鎮割據。一生宣揚儒家綱常名教的道統。散文和柳宗元齐名,並稱韓柳。韓癒為唐代古文運動領袖,為文反對駢偶,提倡散體。代表作有《原道》、《原毀》、《師說》、《祭十二郎文》、《張中丞傳後敘》等。宋歐陽修、王安石、蘇軾等人的散文都以他為典範。韓癒的詩歌成就雖不如文,但也自成一家。特點在以散文章法、句式寫詩,為後來宋詩開了先路。著有《昌黎先生集》。
3.他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詩人。他和柳宗元政見不和,但並未影響他們共同攜手倡導古文運動。他們反對過分追求形式的駢文,提倡散文,強調文章內容的重要性。
4.韓癒時代的詩壇,已開始突破了大歷詩人的狹小天地。韓癒更是別開生面,也創建了一個新的詩歌流派。他善於用強健而有力的筆觸,驅使縱橫磅礴的氣勢,夾雜著恢奇詭譎的情趣,給詩思渲染上一層濃鬱瑰麗的色彩,造成奔雷摯電的壯觀。
柳宗元 劉禹錫 如韓癒 韓癒之 唐代文學家 蘇軾 皇甫湜 白居易 李商隱 韓昌黎 杜甫 歐陽修 唐宋八大家之一 韋應物 王昌龄 孟郊 賈島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杜牧 張九龄 王勃 元稹 王禹偁 權德輿 晚唐詩人 盧綸 宋之問 張籍 駱賓王 柳子厚墓志銘
這是一個相似詞在線查詢工具,為用戶提供相似詞查詢服務,返回的結果包含了近義詞、反義詞和同義詞。
該工具常用於寫作輔助(關鍵詞聯想)和論文降重(同義詞替換)。
本網站收錄了最新版的新華字典,以及通過全網數據挖掘出海量的中文詞條,並對數據進行持續更新,保證查詢的效果與時俱進。
什麼是相似詞?
相似,指類似的意思,按日常習慣用法,相似詞一般指同義詞,也可能包含反義詞(因為屬於同一類型的詞語)。
1. 近義詞指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的詞,比如:“開心”和“高興”、“謙虛”和“謙遜”、“滿意”和“欣慰”。
2. 反義詞是指兩個意思相反的詞,比如:“真”和“假”,“美”和“醜”。
3. 等義詞指意思完全相同的詞。
4. 同義詞包括近義詞和等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