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ēng wēi tiān xià ]
意思是声势震动全世界。
《战国策·齐策一》:“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
【含义】匡:匡正,纠正。天下:原指天子的统治力量所能达到的地方,后泛指整个国家。纠正混乱局面,将天下万物纳入正轨。引申为统一天下。
【出处】《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
【含义】天下:指全国。原指统一国家。后多指某种势力或某些人所把持的局面。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
【含义】一统天下、全国。
【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三》:“今陛下临制海内,一齐天下,口虽未言,声疾雷电,令虽未发,行化如神。”
【含义】俱:全,一起。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极为悲痛。
【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此等感时触事;声泪俱下;千载后犹使读者低回不能置。”
【含义】横行:纵横驰骋,毫无阻挡。遍行天下,不受阻碍。形容东征西战,到处称强,没有敌手。
【出处】《荀子·修身》:“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