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ù wán bù quān ]
犹言顽固不化。
《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帝曰:‘蛮人怙顽不悛,终必取祸,姑待之。’”
【含义】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出处】先秦《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
【含义】有所恃而终不悔改。
【出处】语出《书·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孔传:“怙奸自终,当刑杀之。”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君子之心未尝不欲其去非而就是,舍邪而适正。其怙终不悛,则当为《夬》之上六矣。”
【含义】为恶:做坏事。悛:改过。坚持做坏事,不肯悔改。
【出处】
【含义】好为祸患并坚持不改。
【出处】
【含义】见'怙终不悛'。
【出处】《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御史中丞李定言:知湖州苏轼……怙终不悔,狂悖之语日闻。”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