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
"放之四海而皆准"是成语,来源于南朝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意思是说这种道理、方法或事物,无论应用在任何地方都适用,都没有问题。
近义词:普遍适用、行之有效、放诸四海皆准、举世皆准
反义词: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同义词:举一反三、一通百通
《礼记·祭义》:“夫孝……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的真理。
放之四海而皆准(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汉语词典收录了近50万个词语,包含词语的解释、例句和翻译,词库仍在不断更新中。
词典数据主要来源于新华字典,以及通过机器学习从海量的互联网内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华字典收录的流行词语,用于补充词库,方便大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