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 běn lái miàn mù ]
原是佛教用语,指人的本性。后比喻人或事物本来的样子。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祖曰:‘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阿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例句
国家制度在这里表现出它的~,即人的自由产物。
近义词
庐山真面目
土木形骸
去伪存真
真相大白
原形毕露
反义词
惺惺作态
做张做势
面目全非
装模作样
耸人听闻
不露声色
涂脂抹粉
乔装打扮
典故
本来面目字谜语
1.素颜(打一四字成语)
百科释义
本来面目: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事情未改变之前的样子。老的,旧的事物。又或是人们隐藏的阴暗面,或不可告人的阴险的目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