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牛塞棟"是漢語成語,形容書籍極多,也可以形容學問才情非常豐富。這個成語源於唐代張洞的《哀江頭賦》一文中“飲牛歧路,自有進士填其間,況乎汗牛塞棟,倉廩實而知禮乎!”
近義詞:滿室皆書、藏書萬卷。
反義詞:書簏無幾、井底之蛙。
同義詞:積厚流光、滿屋盡是。
明·唐順之《胡貿棺記》:“餘不自揆,尝取《左氏》、歷代諸史及諸大家文字所謂汗牛塞棟者,稍刪次之以從簡約。”
汗牛塞棟,成語,典出《全唐文》卷五百八十八〈柳宗元二十·唐故給事中皇太子侍讀陸文通先生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是說書籍存放時可堆至屋頂,運輸時可使牛馬累得出汗。後遂以“汗牛塞棟”等形容著述或藏書極多。同“汗牛充棟”。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