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琴瑟上調音的短木。鼓:彈奏。瑟:古代的一種弦樂器。把柱用膠粘住,柱不能動,就不能調音調。比喻拘泥死板而不知變通。也作“膠柱調瑟”。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
要突破目前的外交困境,~的政策是行不通的。
齐人跟趙人學習瑟這種樂器。他不去刻苦鑽研演奏瑟的技術,卻依照趙人預先調弄好的音調,將瑟上調音的短柱用膠粘固起來,就高高興興地迴到了家鄉。齐人迴家後,擺弄了多年,總是彈不出一支曲子。他還覺得奇怪呢!後來,有人從趙國來,了解到是怎麼迴事,覺得這個齐人的舉動是多麼愚蠢啊!
膠柱鼓瑟,成語。現含貶義色彩,指不能靈活變通。多用於書面語中。膠柱鼓瑟”,亦作“膠柱調瑟”。比喻拘泥成規,不知靈活變通。漢·揚雄《法言·先知》:“以往聖人之法治將來,譬猶膠柱而調瑟。”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