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节度使的意思

基本释义

[ jié dù shǐ ] 节度使怎么读

"节度使"是唐朝时期中国设置的一种地方军政长官职位,主要负责边疆的军事防御和地方行政管理。这一制度后来也被宋、辽、金、元等朝代沿用。

近义词:观察使、都督
同义词:无
反义词:无

百科释义

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卷唐纪二十六有载: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书记和司令职位。

跟节度使类似的词语

相关查询

节度州 节廉 节录 节径 节律 節度使

热门查询

钟隶是什么意思 利出一孔是什么意思 神主是什么意思 遗患无穷是什么意思 值得注意是什么意思

衵怎么组词 衷怎么组词 衹怎么组词 衺怎么组词 衼怎么组词

有关锗字的谜语 有关错字的谜语 有关键字的谜语 有关锯字的谜语 有关镂字的谜语

汉语词典收录了近50万个词语,包含词语的解释、例句和翻译,词库仍在不断更新中。

词典数据主要来源于新华字典,以及通过机器学习从海量的互联网内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华字典收录的流行词语,用于补充词库,方便大家查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