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茅塞,谓为茅草所堵塞。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睨温泉之峡,当在其南,中亦有峡南下,第茅塞无径,遂随道西北上。'后人用《孟子》语意以比喻思路闭塞,或愚昧无知;且多作为自谦之词。
这“顿开茅塞”作为一个相关成语,其语源正出于孟子这里,没有“茅塞”,谈何“顿开”呢? 诸葛亮开刘备之茅塞,孟子开高子之茅塞,假如你我的心被 茅草塞住,又请谁来“顿开”呢?
汉语词典收录了近50万个词语,包含词语的解释、例句和翻译,词库仍在不断更新中。
词典数据主要来源于新华字典,以及通过机器学习从海量的互联网内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华字典收录的流行词语,用于补充词库,方便大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