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还被青山碍,隔断楚天遥。
昨宵入梦,那人如玉,何处吹箫?
门前朝暮,无情秋月,有信春潮。
看看憔悴,飞花心事,残柳眉梢。
背景
这首小令写于作者寓居杭州西湖的一个春日,是作者为了抒发自已怀念远方友人的心情而作。
译文
小楼还被门前青山阻碍了去路,因为青山隔断了视线,不能看到遥远的楚天。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到那人如玉般,不知道在何处吹着箫。门前朝朝暮暮与我相对的,只有毫无情意的秋月和按约而至的春潮。心事忧愁不定,似飞花一般,双眉紧锁不展,恰如残柳。
注释
人月圆:曲牌名。此词调始于王诜,因其词中“人月圆时”句,取以为名。《中原音韵》入“黄钟宫”。曲者,小令用。有幺篇换头,须连用。碍:遮挡。楚天: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天空。有信春潮:潮水有涨有落,其去来都有定时,称为“信潮”。飞花:飘飞的落花。
赏析
“小楼”两句,写从小楼远望。西湖到处是青山,故作者在楼上远望时,被层叠的青山隔断了视线,不能望见遥远的“楚天”。这两句,情调有点惆怅,不但通过意象来表现,而且通过一个“还”字强调出来。“还”字有“又”和“仍”的意思,就是说,本来想眺望远方,不料又被青山妨碍了,不能达到目的;这就显出了懊恼之意。曲文一开头就笼罩了一层低沉不快的情绪绪,从而为下面只体的叙述抒情定下了基调。
“昨宵入梦”三句为叙事,是说那位如花似玉的美人,昨天晚上进入到自己的梦境中来了,但她现在却不知在什么地方。这里借用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又惆怅的梦境。说它美丽,是因为美人入梦,必有许多旖旎温馨,说它惆怅,是因为醒后相忆,不知她身在何处。这种别后酌“分明又向华胥见”(姜夔《踏莎行》),是曾令许多文人才士难堪的,张可久自不能例外。如果回过头来看,就会对开头两句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原来,所谓“遥断楚天遐”,实寓两地分离,同“那人”的关系被隔断之意;而“青山”之碍,就可能包括人事的因素了。作者借景抒情的技巧,于此可见。
“门前朝暮”三句,沿着前篇的情感之流继续发展,叙述那段时间的生活:朝朝暮暮同自己相对的,只有“秋月”与“春潮”而已,非常寂寞,无聊。然而还不止此,“秋月”而曰“无倩”‘,“春潮”而曰“有信”,这就增加了数倍的感伤色彩。苏轼《水调歌头·中秋》词,有句云:“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埋怨秋月的无情,这里的“无情秋月”,即用其意。唐代李益《江南曲》有“嫁与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埋怨潮来有信,人归无期,这里的“有信春潮”亦用其意。因此,这三句在叙事写景中蕴含的感情色彩是浓厚的。
“看看憔悴”二句,结合暮春景物特征,借“飞花”与“残柳”,喻心绪的惆怅,形容的憔悴,“飞花”无定著,像心境的摇曳不定,“残柳”有亏缺,像双眉的皱损败残,这说明作者很善于形容。
这首曲,借暮春景物以抒发怀人的愁思,重在抒情而不是写景,而在情感的表达上又显得形象而含蓄,体现了张可久散曲典雅蕴藉的风格。
猜您喜欢
道情二首
人生底事辛苦,枉被儒冠误。
读书,图,驷马高车,但沾著者也之乎。
区区,牢落江湖,奔走在仕途。
半纸虚名,十载功夫。
人传《梁甫吟》,自献《长门赋》,谁三顾茅庐?
白鹭洲边住,黄鹤矶头去。
唤奚奴,鲙鲈鱼,何必谋诸妇?
酒葫芦,醉模糊,也有安排我处。
浮生扰扰红尘,名利君休问。
闲人,贫,富贵浮云。
乐林泉远害全身。
将军,举鼎拔山,只落得自刎。
学范蠡归湖,张翰思莼,田园富子孙。
玉帛萦方寸,争如醉里乾坤?
曾与高人论,不羡元戎印。
浣花村,掩柴门,倒大无忧闷。
共开樽,细论文,快活清闲道本。
元夜书所见
红妆邂逅花前,眼挫秋波转。
相怜,天,愿长夜如年,看鳌山从意儿留连。
俄延,翠袖相扶,朱帘尽卷。
妙舞清歌,亸袖垂肩。
香尘暗绮罗,小径闲庭院,回步金莲。
半掩芙容面,慢拈桃花扇。
月团圆,共婵娟,无计相留恋。
遇神仙,短因缘,回首蓬莱路远。
湖上书所见
春风院落窗纱,见一个堪描画。
娇娃,他,知是谁家?
鬓云松半亸宫鸦。
无暇,玉骨冰肌,年纪儿二八。
六幅湘裙,半折罗袜。
闲游杨柳边,因倚秋千下,更不御铅华。
笑指梅香骂,檀口些娘大。
可怜咱,肯承搭,羞弄香罗帕。
小桃花,鬓边插,即世儿风流俊煞。
寄情二首
寄情虚把彩笺缄,排砌偷将底句搀,隔帘怪他娇眼馋。
话儿口斩,一半儿佯羞一半儿敢。
臂销问把玉纤掐,髻袒慵拈金凤插,粉淡偷临青镜搽。
劣冤家。
一半儿真情一半儿假。
落花
酒边红树啐珊瑚,楼下名姬坠绿珠,枝上翠阴啼鹧鸪。
谩嗟吁,一半儿因风一半儿雨。
酒醒
罗衣香渗酒初阑,锦帐烟消月又残,翠被梦回人正寒。
唤蛮蛮,一半儿依随一半儿懒。
维扬遇雪
芦汀渐渐蟹行沙,梅月昏昏鹤到家,梨云冉冉蝶初化。
透朱帘敲翠瓦,莫吹箫不必烹茶。
玉蓑衣人堪画,金盘露酒旋打,预赏琼花。
道院即事
炉中真汞长黄芽,亭上仙桃绽碧花,吟边苦茗延清话。
玄玄仙子家,小舟横浅水平沙。
芳草眠驯兔,绿杨啼乳鸦,门掩青霞。
春风骄马五陵儿,暖日西湖三月时,管弦触水莺花市。
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诗。
山过雨颦眉黛,柳拖烟堆鬓丝,可喜杀睡足的西施。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
荷花芳草垂杨渡。
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
西湖岂忆相思苦。
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
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
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
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