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欲飞调羽。
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
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背景
这首词是温庭筠众多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之一,是为反映闺中少女心底的难言之隐而作,而其具体创作时间未能确证。
译文
燕子欲飞时,尖尖小嘴梳羽绒。庭中萱草绿如春水,满树杏花胭脂红。欲走进春的画卷,却又隔着帘栊。
两鬓戴金佩玉,似金霞飞虹,人如一枝春花,春情正浓。那高挂楼头的团圆月呀,又透过窗格,洒下一片相思情浓。
注释
定西番: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海燕:燕子。古以燕子从海上来,故称。萱草:又写成“蘐草”或“谖草”。
琐窗:镂有花纹之窗。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述一个新妆初罢的少女形象,表现出女主人公心底思恋的难言之苦。
上片写女主人公所见的帘外景象。起拍以海燕初飞兴起少女新妆,给人一种轻盈明丽的感觉。接着用“萱草绿”“杏花红”二句,刻画少女新妆时的美好环境,烘托了少女开朗而欢快的情绪,使之活动于草绿花红的画面中,为下片突出人物衬托了背景。而末句“隔帘栊”的一个“隔”字,将人与春景分离,仿佛有什么羁绊使她不能冲出帘栊而融身于美好的春光之中。情虽未露,却可从末句中品味得出。
下片写女主人公新妆之后的形象,花枝招展,浓艳非凡,别有一番风韵。“双鬓翠霞金缕”,突出妆饰的艳丽;“一枝春艳浓”,以比喻少女如花,与李白《清平调》“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意境相似。后二句,将少女置于月圆之夜。这时,少女的情怀,并未写出,她究竟有何感触,这给了读者以思索的余地。然而,“琐窗中”三字,却透露出女主人公的活动时间与心境,传达出一种凄清之感。
整首词字面没有写情,但通过场景、时间的变化,主人公的艳丽的妆容,衬托出人在楼中的凄楚幽怨之情,深婉含蓄,耐人寻味。
猜您喜欢
鹊归燕去两悠悠,青琐西南月似钩。
天上岁时星右转,世间离别水东流。
金风入树千门夜,银汉横空万象秋。
苏小横塘通桂楫,未应清浅隔牵牛。
新来好,唱得虎头词。
一片冷香唯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
标格早梅知。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
倚阑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
见人羞涩却回头。
钱塘岸上春如织,淼淼寒潮带晴色。
淮南游客马连嘶,碧草迷人归不得。
风飘客意如吹烟,纤指殷勤伤雁弦。
一曲堂堂红烛筵,金鲸泻酒如飞泉。
宝函钿雀金鸂鶒,沈香阁上吴山碧。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
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
公惧变色;禁之,不可。
公怒,归之,未之绝也。
蔡人嫁之。
”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
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师进,次于陉。
”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