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元代 · 王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分类: 秋天 

王恽: 秋天 

译文

透过清秋的薄雾,传来了采菱姑娘的笑语。湖面风平浪静,像白色的素绢平铺。
到手的美好风光可别虚负,我在湖上久久留恋,不肯离去。相交而过的画船上,佳人对我嫣然一笑,是那样的娇妩。
江山确实美如画图,可惜毕竟不是我的家乡,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土?

注释

练:白色的绢绸。
入手:到来。留连:留恋而徘徊不去。
“江山”二句:语本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信美:确实美。

赏析

乐府诗中有《江南弄》、《采莲曲》等,表现江南水乡的特有风情。早期的散曲文人多以《小桃红》的曲牌,将乐府的这种风调移植入曲中,曲牌也因而有《平湖乐》的别名。
  秋天是菱角莲蓬的收获季节,水乡姑娘们荡着莲舟,来到湖塘之上,一边劳作,一边笑语喧哗。这种景象本身就充溢着生活之美。妙在作品将它放在“秋烟”也即清秋的晨雾中表现,作为隐隐约约的远景,这种朦胧美令人心旌动荡。诗人自己也荡舟于湖上,风平波静,水面如摇曳的一块白绢。“波静如横练”,既有“平”的形感,又有“白”的色感,更有“软”的质感,这是作者置身的近景。“隔秋烟”的朦胧与“横练”的明晰形成一重对照,“人语”与“波静”又形成一重对照,从而使短短的两句景语中,蕴涵了丰富的诗情画意。
  “入手风光莫流转”,语本杜甫《曲江》的诗句:“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流转”即迁延变化之意。这是诗人面对湖上美景的感想,何况此时他的小船已经穿过了“秋烟”,同采菱的姑娘们打了照面。后者对他投以嫣然一笑,更足令诗人销魂。“共留连”是巧妙的斡旋,它既是对“入手风光”感想的延续,又是作者相逢画船的实情写照。江南水乡风物明媚,人情旖旎,诗人陶醉其间是可以想象的。
  岂料结尾笔锋陡然一转,悲从中生。诗人借用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的名句,引出了自己油然而生的慨叹:“问何日是归年”。“何日是归年”是杜甫《绝句二首》中的成句,可见这种乡愁在诗人心底中蓄藏已非一日。从客方的美景中意识到“终非吾土”,从极度的快意中涌现出归期杳渺的惆怅,就特别令人悲怆。这种大起大落的手笔,具有动魄惊心的效果。
  《平湖乐》(即《小桃红》)格多律句,故清人朱彝尊《词综》即将此曲收入为词。由宋词一路衍化而来的那部分曲,确曾存在亦词亦曲、“词以文(而)言,曲以声(而)言”(刘熙载《艺概》)的一体二名的情形。但混淆的产生,主要还是缘于早期文人以词笔为散曲的创作倾向。该篇末句“问”为衬字,可知作者是将它认同为曲的。

猜您喜欢

万寿节同宋太常弘道出左掖门口号五首 其一

元代 · 王恽

禁漏穿花夜已央,宫槐笼晓色苍苍。
殷勤一点东华日,先到红鸾扇影光。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明代 · 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分类: 秋天  离别  孤独 

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九十七

唐代 · 钱珝

万木已清霜,江边村事忙。
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

分类: 秋天  思乡 

滹沱秋涨行

元代 · 王恽

君不闻蒙庄说秋水,两涘犹见马与牛。
今年滹沱水大涨,墟落濈濈生鱼头。
云蒸老雨注万壑,上不少止下可忧。
冯夷不受土所制,黑浪怒蹴鼋鼍游。
望洋东视誇海若,似愤蛙比跳跃井坎湫。
金行气肃坎宜缩,狂澜不逐西风收。
东行我济小范口,水势淼漭方淫流。
秋禾尽为鱼鳖饵,庐舍漂荡迷田畴。
二年旱暵例乏食,彼稷幸得逢今秋。
嗟哉一饭到口角,渰没无望将谁尤。
河防久废不复古,惟预揵治为良筹。
翻堤决岸势不已,虽有人力谁能谋。
近年遇灾幸无事,其或成患徒嗟诹。
两河农民被灾者,逃避无所栖林丘。
夜深投宿闻聚哭,悲声暗与虫声啾。

谒金门·秋已暮

五代 · 牛希济

秋已暮,重叠关山岐路。
嘶马摇鞭何处去,晓禽霜满树。
梦断禁城钟鼓,泪滴枕檀无数。
一点凝红和薄雾,翠蛾愁不语。

分类: 秋天  叙梦  怀人 

题烟江叠嶂图

元代 · 王恽

楚水吴山万里秋,风帆吹饱北来舟。
应怜满眼新亭客,空对江山双泪流。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