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依而截之。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不久,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虽然不是圣贤,只不过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于是那个鲁国人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注释
者:代词。可以译为“的人”。初:开始时,文中表示第一次。入:进去;进入。执:握,持,拿。亦:也,仍然。俄:一会儿,不久。至:来到这里。吾:我。矣:了,承接。遂:于是,就。计:计谋,办法。而:连词,表承接,然后。老父(fǔ):古时对年长的男人的尊称。圣人:最完善、最有学识的人。何:疑问代词,怎么,为什么。中截:从中间截断。“中”在这里作“截”的状语,裁断。之:代词。此处代长竿。但:只,仅,但是。以:用。
赏析
“执长竿入城门者”鲁人,做事不会思考,死板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决不能做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人。另外,虚心求教的人同样也应积极动脑筋,绝不能盲目地顺从别人的意见。
猜您喜欢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
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
即唤夜叉拔之。
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
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
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太师谁撞?“
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公曰:“寡人也。“
师旷曰:“哑!
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左右请除之。
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
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
犹百兽之畏虎也!”
我受上命,来随临菑。
与君子处,曾未盈期。
见召本朝,驾言趣期。
群子重离,首命于时。
饯我路隅,赠我嘉辞。
既受德音,敢不答之。
余惟薄德,既局且鄙。
见养贤侯,于今四祀。
既庇西伯,永誓没齿。
今也被命,义在不俟。
瞻恋我侯,又慕君子。
行道迟迟,体逝情止。
岂无好爵,惧不我与。
圣主受命,千载一遇。
攀龙附凤,必在初举。
行矣去矣,别易会难。
自强不息,人谁获安。
愿子大夫,勉篑成山。
天休方至,万福尔臻。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