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杨布打狗

先秦 · 列御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
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分类: 哲理  故事 

列御寇: 哲理  故事 

译文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了。天上下起了雨,杨布便脱下白衣,换了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出来是杨布,就迎上前冲他叫。杨布十分生气,正准备打狗。在这时,杨朱说:“你不要打狗,如果换做是你,你也会是像它这样做的。假如刚才你的狗离开前是白色的而回来变成了黑色的,你怎么能不感到奇怪呢?”

注释

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曰:名叫。衣:穿。素:白色的。雨:下雨。衣:上衣,这里指衣服。缁:黑色。反:同"返"返回,回家。知:了解,知道。而:连词,表示顺承。吠:(狗)大叫。怒:生气,愤怒。将:打算。扑:打、敲。子无扑之,子:你犹是:像这样。向者:刚才。向,从前,往昔。使:假使,假若。岂:怎么。无:同“毋”,不,不要。怪:对……感到奇怪。衣素衣:穿着白衣服。

赏析

杨布出去时穿的是白色的衣服,下雨了,环境条件变化了,他换了黑色的衣服,杨布依旧是杨布。但是他家的狗却无视这些变化,冲着换了装的杨布狂吠。原来狗只忠实于那个穿白衣服的杨布,却不理穿黑衣服的杨布!杨布的狗只看衣服不看人,结果咬错了人。狗犯这样的错误并不可笑,人看问题,如果只注意表面现象,不抓住本质特征,同样会犯类似的低级错误。现实生活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不能用旧的眼光看待变化了的事物,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中心:当别人因为表面现象误解自己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清醒,说明真相,消除误解。而不能像杨布那样发火解气,那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弄不好会激化矛盾。

猜您喜欢

两小儿辩日

先秦 · 列御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
(辩日一作:辩斗)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分类: 初中文言文  儿童  对话  哲理  寓言 

八至

唐代 · 李冶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分类: 哲理 

古人铸鉴

宋代 · 沈括

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
凡鉴凹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
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
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
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
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
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
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予观之,理诚如是。
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
意古人别自有术。

分类: 哲理  故事 

愚公移山

先秦 · 列御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分类: 初中文言文  寓言  故事 

棘刺雕猴

先秦 · 韩非

燕王好微巧,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
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
王曰:“吾视观客为棘刺之母猴。“
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
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
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
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
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
王曰:“善。“
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治之?“
曰:“以削。“
王曰:“吾欲观见之。“
客曰:“臣请之舍取之。“
因逃。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分类: 哲理  故事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