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沧浪亭记

宋代 · 苏舜钦

予以罪废,无所归。
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
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
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
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
坳隆胜势,遗意尚存。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
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
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
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
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
人固动物耳。
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
惟仕宦溺人为至深。
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
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分类: 辞赋精选  生活  抒情 

苏舜钦: 辞赋精选  生活  抒情 

译文

扁舟吴中,始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我因获罪而被贬为庶人,没有可以去的地方,乘船在吴地旅行。起初租房子住。时值盛夏非常炎热,土房子都很狭小,不能呼气,想到高爽空旷僻静的地方,来舒展心胸,没有能找到。
  一天拜访学宫,向东看到草树郁郁葱葱,高高的码头宽阔的水面,不像在城里。循着水边杂花修竹掩映的小径,向东走数百步,有一块荒地,方圆约六十寻,三面临水。小桥的南面更加开阔,旁边没有民房,四周林木环绕遮蔽,询问年老的人,说:“是吴越国王的贵戚孙承佑的废园。”从高高低低的地势上还约略可以看出当年的遗迹。我喜爱这地方,来回地走,最后用钱四万购得,在北面构筑亭子,叫“沧浪”。北面是竹南面是水,水的北面又是竹林,没有穷尽,澄澈的小河翠绿的竹子,阳光、阴影在门窗之间交错相接,尤其是在有风有月的时候更宜人美丽。我常常乘着小船,穿着轻便的衣服到亭上游玩,到了亭上就率性玩乐忘记回去,或把酒赋诗,或仰天长啸,即使是隐士也不来这里,只与鱼、鸟同乐。形体已然安适,神思中就没有了烦恼;所听所闻都是至纯的,如此人生的道理就明了了。回过头来反思以前的名利场,每天与细小的利害得失相计较,同这样的情趣相比较,不是太庸俗了吗!

注释

吴中:今江苏省,大致相当于春秋时吴国地方租赁。过:拜访。
  郡学:苏州府学宫,旧址在今苏州市南,沧浪亭就在其东面,郡国的最高学府。崇阜:高山。并:通“傍”杠:独木桥。钱氏:指吴越王钱镠。孙承祐:吴越王钱俶的小舅子,任节度使,镇守苏州,在苏州大建园亭。北碕:北边曲岸上。冲旷:冲淡旷远,这里既指沧浪亭的空旷辽阔的环境,也兼指淡泊旷适的心境闵:同“悯”,悲悯。寻:长度单位。锱珠: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沧浪亭记

明代 · 归有光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
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
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
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
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
庵与亭何为者哉?
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
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
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分类: 古文观止  叙事 

归有光: 古文观止  叙事 

译文

文瑛和尚居住在大云庵,那里四面环水,从前是苏子美建造沧浪亭的地方。文瑛曾多次请我写篇《沧浪亭记》,说:“过去苏子美的《沧浪亭记》,是写亭子的胜景,您就记述我修复这个亭子的缘由吧。”
  我说:从前吴越建国时,广陵王镇守吴中,曾在内城的西南修建了一个园子,他的外戚孙承佑,也在它的旁边修了园子。到吴越被宋国灭亡时,这个园子还没有荒废。最初苏子美在园中造了沧浪亭,后来人们又在沧浪亭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住进了和尚。这是从沧浪亭到大云庵的演变过程。大云庵至今已有二百年的历史了。文瑛寻访亭子的遗迹,又在废墟上按原来的样子修复了沧浪亭。这是从大云庵到沧浪亭的演变过程。
  历史在变迁,朝代在改易。我曾经登上姑苏台,远眺浩渺的五湖,苍翠的群山,那太伯、虞仲建立的国家,阖闾、夫差争夺的对象,子胥、文种、范蠡筹划的事业,如今都已消失殆尽了,大云庵和沧浪亭的兴废,又算得了什么呢?虽然如此,钱镠趁天下动乱,窃据权位,占有吴越,国富兵强,传了四代,他的子孙亲戚,也借着权势大肆挥霍,广建宫馆园囿,盛极一时,而子美的沧浪亭,却被和尚如此钦重。可见士人要想垂名千载,不与吴越一起迅速消失,是有原因的。
  文瑛好读书,爱做诗,常与我们郊游,我们称他为沧浪僧。

注释

浮图:僧人。苏子美:苏舜钦,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后移居开封。宋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因故除名,隐居苏州,建沧浪亭。今集中有《沧浪亭记》。
  吴越:五代十国之一,钱镠所建立,占有今浙江及江苏西南部、福建东北部地区。传五主。广陵王:钱元璙,字德辉,钱镠子。曾为苏州刺史。元瓘时进检校太师中书令。后封广陵郡王。孙承祐:钱塘人。吴越主钱俶纳其姊为妃,因擢处要职,曾为中吴军节度使。后随钱俶归宋。淮海纳士:指吴越国主钱俶献其地于宋。
  姑苏之台:姑苏台,在今苏州城西南。据传是春秋末期由吴王阖闾、夫差两代君主所建,工程浩大。越灭吴,被焚毁。五湖:这里指太湖。太伯:周先祖太王长子,相传太王欲传位给季历,他和弟弟仲雍避居江南,开发吴地,为吴国的始祖。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虞仲:即仲雍。阖闾:一作阖庐,即姬光。他派专诸刺杀吴王璙,代立为王,屡败楚兵,曾攻入楚都郡。后为越王勾践战败。夫差:吴王阖闾之子。继位后,誓报父仇。在夫椒大败越兵,后又被越王勾践所攻灭。子胥:伍员,字子胥。吴国大臣。种:文种,越国大夫。蠡:范蠡,越国大夫,他们都是春秋末吴越争霸的主要人物。澌然:灭尽的样子。

赏析

本文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五。沧浪亭,是苏州市的四大古名园之一。它原是五代广陵王钱元璙的池馆,又说是五代末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到北宋时,诗人苏舜钦购得,并临水筑亭,题为“沧浪亭”,园也因亭而得名。后来又屡易其主。南宋初为抗金名将韩世忠所居,故又名韩园。由元至明为佛寺。本文就是归有光应僧人文瑛之请而作。它记述了沧浪亭的历代沿革、兴废,感慨于自太伯、虞仲以来的遗迹荡然无存,钱镠等以权势购筑的宫馆苑囿也成陈迹,只有苏子美的沧浪亭能长留天地间。从中悟及了读书人垂名于千载的特有原因。

猜您喜欢

夏意

宋代 ·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夏席清一作:夏簟清)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分类: 古诗三百首  夏天 

秋晓闻鹤唳一声

宋代 · 苏舜钦

落月衔栖露乍零,竹间孤唳入青冥。
未知蟋蟀缘何事,床下微吟不暂停。

蚊对

明代 · 方孝孺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
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
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面。
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
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
大愕,不知所为。
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烛至,絺帷尽张。
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
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
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
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
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
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
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
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
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
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
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
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
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
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
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
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
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分类: 辞赋精选  讽刺 

述行赋

两汉 · 蔡邕

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
是时梁冀新诛,而徐璜、左悺等五侯擅贵于其处。
又起显阳苑于城西,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
白马令李云以直言死,鸿胪陈君以救云抵罪。
璜以余能鼓琴,白朝廷,敕陈留太守发遣余。
到偃师,病不前,得归。
心愤此事,遂托所过,述而成赋。
  余有行于京洛兮,遘淫雨之经时。
涂迍邅其蹇连兮,潦污滞而为灾。
乘马蟠而不进兮,心郁悒而愤思。
聊弘虑以存古兮,宣幽情而属词。
  夕宿余于大梁兮,诮无忌之称神。
哀晋鄙之无辜兮,忿朱亥之篡军。
历中牟之旧城兮,憎佛肸之不臣。
问宁越之裔胄兮,藐髣髴而无闻。
  经圃田而瞰北境兮,晤卫康之封疆。
迄管邑而增感叹兮,愠叔氏之启商。
过汉祖之所隘兮,吊纪信于荥阳。
  降虎牢之曲阴兮,路丘墟以盘萦。
勤诸侯之远戍兮,侈申子之美城。
稔涛涂之愎恶兮,陷夫人以大名。
登长坂以凌高兮,陟葱山之峣陉;建抚体以立洪高兮,经万世而不倾。
回峭峻以降阻兮,小阜寥其异形。
冈岑纡以连属兮,溪谷夐其杳冥。
迫嵯峨以乖邪兮,廓严壑以峥嵘。
攒棫朴而杂榛楛兮,被浣濯而罗生。
步亹菼与台菌兮,缘层崖而结茎。
行游目以南望兮,览太室之威灵。
顾大河于北垠兮,瞰洛汭之始并。
追刘定之攸仪兮,美伯禹之所营。
悼太康之失位兮,愍五子之歌声。
  寻修轨以增举兮,邈悠悠之未央。
山风汩以飙涌兮,气懆懆而厉凉。
云郁术而四塞兮,雨濛濛而渐唐。
仆夫疲而劬瘁兮,我马虺隤以玄黄。
格莽丘而税驾兮,阴曀曀而不阳。
  哀衰周之多故兮,眺濒隈而增感。
忿子带之淫逆兮,唁襄王于坛坎。
悲宠嬖之为梗兮,心恻怆而怀惨。
  乘舫州而泝湍流兮,浮清波以横厉。
想宓妃之灵光兮,神幽隐以潜翳。
实熊耳之泉液兮,总伊瀍与涧濑。
通渠源于京城兮,引职贡乎荒裔。
操吴榜其万艘兮,充王府而纳最。
济西溪而容与兮,息巩都而后逝。
愍简公之失师兮,疾子朝之为害。
  玄云黯以凝结兮,集零雨之溱溱。
路阻败而无轨兮,涂泞溺而难遵。
率陵阿以登降兮,赴偃师而释勤。
壮田横之奉首兮,义二士之侠坟。
伫淹留以候霁兮,感忧心之殷殷。
并日夜而遥思兮,宵不寐以极晨。
候风云之体势兮,天牢湍而无文。
弥信宿而后阕兮,思逶迤以东运。
见阳光之颢颢兮,怀少弭而有欣。
  命仆夫其就驾兮,吾将往乎京邑。
皇家赫而天居兮,万方徂而星集。
贵宠煽以弥炽兮,佥守利而不戢。
前车覆而未远兮,后乘驱而竞及。
穷变巧于台榭兮,民露处而寝洷。
消嘉谷于禽兽兮,下糠粃而无粒。
弘宽裕于便辟兮,纠忠谏其骎急。
怀伊吕而黜逐兮,道无因而获人。
唐虞渺其既远兮,常俗生于积习。
周道鞠为茂草兮,哀正路之日歰。
  观风化之得失兮,犹纷挐其多远。
无亮采以匡世兮,亦何为乎此畿?
甘衡门以宁神兮,咏都人而思归。
爰结踪而回轨兮,复邦族以自绥。
  乱曰:跋涉遐路,艰以阻兮。
终其永怀,窘阴雨兮。
历观群都,寻前绪兮。
考之旧闻,厥事举兮。
登高斯赋,义有取兮。
则善戒恶,岂云苟兮?
翩翩独征,无俦与兮。
言旋言复,我心胥兮。

分类: 辞赋精选  纪行  抒情 

酒箴

两汉 · 扬雄

子犹瓶矣。
观瓶之居,居井之眉。
处高临深,动而近危。
酒醪不入口,臧水满怀。
不得左右,牵于纆徽。
一旦叀礙,为瓽所轠。
身提黄泉,骨肉为泥。
自用如此,不如鸱夷。
  鸱夷滑稽,腹大如壶。
尽日盛酒,人复借酤。
常为国器,讬于属车。
出入两宫,经营公家。
由是言之,酒何过乎?

分类: 辞赋精选  咏物  哲理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