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
遥指平山山外路,断鸿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潮。
注释
桡:船桨,此指船。
平山:指平山堂,扬州游览胜地。断鸿:失群的孤雁。广陵:即扬州。
赏析
此词写舟中观看红桥景色,抒发怀古之幽思。上片写美景诱人。白鸟朱荷,碧波荡漾,画舫悠游,光艳照人。面对绿柳红桥,不禁思绪万千。回顾往事,怎不令人黯然消魂!下片借眼前景物,抒发感怀。放眼远望,平山山外路漫漫,江潮汹涌水迢迢。无数失群孤雁,空中徘徊。这凄凉景色,勾起了无数新愁。无法排遣,只好付于广陵潮水。通篇含蓄、有神韵。
猜您喜欢
泪眼注,临当去,此时欲住已难住。
下楼复上楼,楼头风吹雨。
风吹雨,草草离人语。
千古秦淮水,东流绕旧京。
江南戎马后,愁杀庾兰成!
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
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
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
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
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
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
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
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
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
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
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乎!
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寒梦。
寒梦。
梦被诗魔调弄。
醒来吟落灯花,灯暗纸窗月斜。
月斜。
月斜。
巷口柝声敲歇。
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
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叠障东还。
人何在?
柳柔摇不定,草短绿应难。
一树桃花,向人独笑;颓垣短短,曲水湾湾。
东风知多少?
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删。
不为寻春较远,辜负春阑。
念玉容寂寞,更无人处,经他风雨,能几多番?
欲附西来驿使,寄与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