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矛与盾

先秦 · 韩非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分类: 小学文言文  哲理  故事 

韩非: 小学文言文  哲理  故事 

译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注释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矛: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矛的基本形制有狭叶、阔叶、长叶、叶刃带系和凹口骹式等。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剑用。誉:赞誉,夸耀。曰:说,讲。吾:我。陷:穿透、刺穿的意思。或:有人。以:使用;用。子:您,对人的尊称。何如:怎么样。应:回答。利:锋利,锐利。其:助词。这里指那个卖矛和盾的人。弗能:不能。之:的。鬻:卖。者:...的人。莫:没有什。夫“用在首句,引起议论。

猜您喜欢

人有负盐负薪者

唐代 · 李延寿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
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
久未果,遂讼于官。
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
群下咸无答者。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分类: 小学文言文  寓理  故事 

截竿入城

魏晋 · 邯郸淳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依而截之。

分类: 小学文言文  写人  寓理  故事 

智子疑邻

先秦 · 韩非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分类: 初中文言文  哲理  故事 

曾子杀彘

先秦 · 韩非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分类: 小学文言文  教育  寓理  故事 

滥竽充数

先秦 · 韩非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分类: 小学文言文  寓理  故事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