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
背景
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年),诗人遭诬陷,贬官睦州(今浙江建德)司马,曾在碧溪坞筑“碧涧别墅”。好友侍御来访,两人在碧涧别墅倾诉衷肠。诗人不免悲喜交集,感慨万端,写下这首诗。
译文
荒凉的村落,映照着淡淡的夕阳,纷飞的落叶,在脚下乱成一片。
空荡荡的古道上再没有别的行人。冷清清的山脚下,唯一见到的就是你熟悉的身影。
前些时候下了一场大雨,把那座简陋的小桥给冲垮了,溪涧的水暴涨起来,不少田亩都遭淹没。
哎,要不是顾惜深厚的知己情谊,在这种时候,谁还会跑到这白云出没的山野来啊。
注释
返照:夕阳的余辉。
怜同病:同病相怜,诗中用以表明与友人志同道合的心迹。
赏析
“”起首二句竭力渲染深秋时节的萧瑟气氛:在荒僻的山村,一抹夕阳斜照着,树上的秋叶纷纷坠落,境界荒凉。诗人此时年逾花甲,也已到了人生的黄昏,生命的秋天。他一生坎坷,因不畏权贵,晚景凄凉,所以面对晚秋夕阳,心头自是感慨万端。秋色衰飒,落叶纷乱,是他心境不能平静的写照。首联描绘荒村返照、落叶纷纷和萧条景象,烘托了颔联友人来访的温暖和可贵。
正值内心思绪繁杂时,“古道无行客,寒山独见君”,他望见平日无人影迹的绵远古道上,自己的友人竟然孤身来访。“古道”与“寒山”极力渲染自己居处幽僻,人迹罕至,也言门前冷落,无人造访。诗人相识虽多,如今遭逢不幸,被诬贬谪,又居处山野,古道难行,惟有皇甫侍御却不避秋寒,甘冒风霜,攀山越岭来访,一个“独”字,足显出二个相知相念的深挚情谊,显出诗人内心激荡着喜悦之情。淡笔写来,上下二句对比,更显示人事寂寥中友情的可贵。
第三联“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以野桥上承荒村,古道,又点出友人来访时的气候特征:一场秋雨之后,山野小桥被大水冲断,山涧中溪水暴涨,溢向岸边田地。而友人却不顾山路泥泞而来,引出下边“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诗人与皇甫侍御乃是志气相投,同病相怜。尽管诗人幽居白云深处,与世隔绝,友人依然与他心息相通。语感既有欣喜,又有感慨。喜的是友人来访,知己重逢,同时又为二人同病相怜的意遇嘘唏慨叹。
全诗表现了对友人过访的惊喜。一个“喜”字说明,好友皇甫侍御来访的深情在刘长卿的心头荡漾,涌起了无限的感激之情。诗人精于造境,诗中先写荒寒、凄寂的晚景以此表现来客之希,再写路途之难以见来客之情真。然诗中于衰败落景描写中,也写出了自己的栖隐中失意的心境与避世心态,诗人写友人独能于此中寻找自己。他仿拂已能从中体会主人这一心绪,这则突出了他们之间共同旨趣,诗人以审美的态度将这一同病相怜的心理表现极有诗意。从艺术上说,含蓄蕴藉,不着痕迹,含感激与感慨之情于言外,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除此之外,诗中所绘景物荒寂凄冷,但情味恬淡,意境幽清。
猜您喜欢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本家关西族,别业嵩阳田。
云卧能独往,山栖幸周旋。
垂竿不在鱼,卖药不为钱。
藜杖闲倚壁,松花常醉眠。
顷辞青溪隐,来访赤县仙。
南亩自甘贱,中朝唯爱贤。
仍空世谛法,远结天台缘。
魏阙从此去,沧洲知所便。
主人琼枝秀,宠别瑶华篇。
落日扫尘榻,春风吹客船。
此行颇自适,物外谁能牵。
弄棹白蘋里,挂帆飞鸟边。
落潮见孤屿,彻底观澄涟。
雁过湖上月,猿声峰际天。
群峰趋海峤,千里黛相连。
遥倚赤城上,曈曈初日圆。
昔闻智公隐,此地常安禅。
千载已如梦,一灯今尚传。
云龛闭遗影,石窟无人烟。
古寺暗乔木,春崖鸣细泉。
流尘既寂寞,缅想增婵娟。
山鸟怨庭树,门人思步莲。
夷犹怀永路,怅望临清川。
渔人来梦里,沙鸥飞眼前。
独游岂易惬,群动多相缠。
羡尔五湖夜,往来闲扣舷。
疏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
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樽酒酌未酌,晓花颦不颦。
铢秤与缕雪,谁觉老陈陈?
画楼帘幕卷新晴。
掩银屏。
晓寒轻。
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
暗数十年湖上路,能几度,著娉婷。
年华空自感飘零。
拥春酲。
对谁醒。
天阔云间,无处觅箫声。
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江海今为客,风波失所依。
白云心已负,黄绶计仍非。
累辱群公荐,频沾一尉微。
去缘焚玉石,来为采葑菲。
州县名何在,渔樵事亦违。
故山桃李月,初服薜萝衣。
熊轼分朝寄,龙韬解贼围。
风谣传吏体,云物助兵威。
白雪飘辞律,青春发礼闱。
引军横吹动,援翰捷书挥。
草映翻营绿,花临檄羽飞。
全吴争转战,狂虏怯知机。
忆昨趋金节,临时废玉徽。
俗流应不厌,静者或相讥。
世难慵干谒,时闲喜放归。
潘郎悲白发,谢客爱清辉。
樗散材因弃,交亲迹已稀。
独愁看五柳,无事掩双扉。
世累多行路,生涯向钓矶。
榜连溪水碧,家羡渚田肥。
旅食伤飘梗,岩栖忆采薇。
悠然独归去,回首望旌旗。
碧山锦树明秋霁。
路转陡,疑无地。
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
凤楼远、回头谩凝睇。
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