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稚子弄冰

宋代 ·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银铮一作: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玻璃一作:玻瓈)

分类: 冬天  儿童  生活 

杨万里: 冬天  儿童  生活 

背景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

参考资料:
1、[宋]杨万里著,杨万里集,三晋出版社,2008.10,第36页

译文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注释

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磬:四声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赏析

全诗摄取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开掘稚子的情趣。
  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盘“彩”丝串“银”冰;形态上,是用“金盘”脱出的‘‘银铮”,圆形;声音上,有“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以感目,声意俱美以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正是以这种老少相通的心理特征为审美基点,杨万里通过“以稚为老”的手法使童趣化为诗趣,一方面从稚子的心理出发,描写“脱冰”的动作细节;另一方面基于世人的心理去感受,欣赏其行为细节,这样孩童的稚气与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为形之于笔端的盎然诗意。诗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儿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如此真切酣畅。

猜您喜欢

不寐四首

宋代 · 杨万里

老来只愿酒难醒,酒力才醒梦便惊。
露滴新寒欺病骨,宦游如梦记平生。
深山五鼓鸡吹角,落月一窗鹅打更。
等待晓光琱好句,晓光未白句先成。

子夜吴歌·冬歌

唐代 · 李白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分类: 唐诗三百首  乐府  冬天  妇女  思念 

对雪

唐代 · 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分类: 冬天    抒怀 

得寿仁、寿俊二子书,皆以病不及就试,且报

宋代 · 杨万里

二子何时到,三秋欲昼头。
收渠半张纸,洗我一年愁。
不得毛锥力,元非子墨羞。
海山寒更碧,整驾待同游。

秋蝇

宋代 · 杨万里

秋蝇知我政哦诗,得得缘眉复入髭。
欲打群飞还歇去,风光乞与几多时。

终南望余雪

唐代 ·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分类: 唐诗三百首  冬天  写景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