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处心声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赏析
这首诗批评了缺乏现实体验的模拟文风(如西昆体、江西诗派等),指出了诗歌(文学)创作的源泉是客观现实,真情必然来自诗人的切实生活感受。元好问认为,文学作品不是作家头脑中虚构的,而是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反映。只有像杜甫那样“亲到长安”,对客观的描写对象有了实际的接触和体验,才能激发内心的感受,写出入神的诗句。如果一味去“暗中摸索”,临摹前人的作品,是永远不可能在诗中真实地描绘出现实对象的(“总非真”)。这样,元好问就在杜甫和杜诗的影写者们中清晰地划出了一条真、假诗人地界限。
猜您喜欢
小景风流恰入时,留题纸尾竟何辞。
不因脱兔投林了,何处而今更有诗。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
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切响浮声发巧深,研摩虽苦果何心?
浪翁水乐无宫征,自是云山韶頀音。
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
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
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
三十九年何限事,只留孤影伴黄昏。
苍苔浊酒同歌呼,白须红颊醉相扶。
尧时皇质未全散,不论朝野皆欢虞。
望云云非云,就日日非日。
先秦迂儒强解事,极口誉尧初未识。
尧民与酒同一天,此外更谁为帝力。
仙老曾经甲子年,戏将陈迹画中传。
山川淳朴忽当眼,回望康衢一慨然。
不见只今汾水上,田翁鞭背出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