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陶侃惜谷

宋代 · 司马光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
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诘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
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分类: 初中文言文  寓理  故事 

司马光: 初中文言文  寓理  故事 

译文

陶侃曾经外出游玩,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你为什么用这个呢?”那人说:“我走在路上看见的,姑且取来玩玩罢了。”陶侃非常生气地说:“你既然不种田了,还随意戏弄别人的庄稼!”陶侃把那人抓起来用鞭子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恳地耕地,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注释

尝:曾经。出:外出。持:拿着。何为:即“为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指干什么。云:说。聊:姑且。耳:罢了。汝:你.不田:不种田。田:名词作动词,种田。贼:毁害,毁坏,损害,伤害。执:抓住。鞭:名词作动词,抽打。是以:因此。勤于农植:即“于农植勤”,对农业肯下苦力。给:富裕,足,丰足。足:足够。聊取之耳:随便取来玩玩罢了。汝既不田:你既不努力种田。戏贼人稻:为了游戏破坏农民的庄稼。陶侃:史称陶侃为荆州刺史,在所辖的长江中游地区,甚至“道不拾遗”。这显然与他的爱惜民力,重视生产有关。出:外。持而鞭之,而:表转折。

赏析

这个故事体现了陶侃爱民如子,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正直、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的品质。
  节俭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珍惜劳动果实,则是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陶侃用他的实际行动传承了这一美德,并因此换来了一方百姓的丰衣足食。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应该珍惜粮食。
  作者对陶侃态度是赞扬,表现了陶侃爱民如子,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正直的特点。

猜您喜欢

二月六日初见待漏房前柳色微绿欣然成咏

宋代 · 司马光

宫城映出丝丝绿,顿觉皇州春意回。
从此不辞驱瘦马,六街终日踏尘埃。

张孝基仁爱

宋代 · 方勺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
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
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
孝基与治后事如礼。
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
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
孝基使灌园。
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
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
又何幸也。“
孝基使管库。
其子颇驯谨,无他过。
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分类: 初中文言文  寓理  故事 

李遥买杖

宋代 · 沈括

随州大洪山作人李遥,杀人亡命。
逾年,至秭归,因出市,见鬻柱杖者,等闲以数十钱买之。
是时,秭归适又有邑民为人所杀,求贼甚急。
民之子见遥所操杖,识之,曰:“此吾父杖也。“
遂以告官司。
吏执遥验之,果邑民之杖也。
榜掠备至。
遥实买杖,而鬻杖者已不见,卒未有以自明。
有司诘其行止来历,势不可隐,乃通随州,而大洪杀人之罪遂败。
市人千万而遥适值之,因缘及其隐匿,此亦事之可怪者。

分类: 初中文言文  寓理  故事 

砚眼

明代 · 冯梦龙

明有陆庐峰者,于京城待用。
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
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
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
门人坚称其是。
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
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
公大惋惜。

分类: 初中文言文  寓言  故事 

送惠思归钱塘

宋代 · 司马光

孤岫平湖外,禅房老柏阴。
倦游谙浊世,独往遂初心。
夜雨灯窗迥,秋苔屐齿深。
勿锄山径草,便有欲人寻。

送聂秘丞宰桐城二首

宋代 · 司马光

七载一相见,怳然如路衢。
形骸渐枯槁,志业转荒芜。
往事云过眼,新悲雪染须。
明朝又分首,上马即重湖。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