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词)矛和盾是古代两种作用不同的武器。古代故事传说,有一个人卖矛和盾,夸他的盾最坚固,什么东西也戳不破;又夸他的矛最锐利,什么东西都能刺进去。旁人问他:“拿你的矛来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没法回答了。后来“矛盾”连举,比喻互相抵触的语言行为或事物:一对矛盾 | 矛盾百出。 2.(名词)辩证法上指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依赖而又互相排斥的关系。 3.(名词)形式逻辑中指两个概念互相排斥或两个判断不能同时是真也不能同时是假的关系。
矛盾是在两个或更多陈述、想法或行动之间的不一致,无善恶之分。汉语辞源出自《韩非子》中《难一》所述故事。在逻辑中,矛盾被更加特殊化的定义为同时断言一个陈述和它的否定。在口语和辩证法中,矛盾有着同形式逻辑中完全不同的意义。
汉语词典收录了近50万个词语,包含词语的解释、例句和翻译,词库仍在不断更新中。
词典数据主要来源于新华字典,以及通过机器学习从海量的互联网内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华字典收录的流行词语,用于补充词库,方便大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