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陈遗至孝

南北朝 · 刘义庆

陈遗至孝。
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
后值孙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日出征。
时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及归家,遂携而从军。
与孙恩战,败,军人溃散,遁入山泽,无以为粮,有饥馁而死者。
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分类: 初中文言文  孝道  故事 

刘义庆: 初中文言文  孝道  故事 

背景

隆安三年(公元399年)秋,道教首领孙恩趁机聚众反晋。隆安五年(公元40年),孙思以兵士10余万,船只2000多艘进攻建康。与晋廷所派刘牢之决战于京口,孙恩大败,损失惨重,再次退人海岛。元兴元年(公元402年),孙恩举军攻临海,失败后投海自杀。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陈遗至孝

译文

陈遗极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底的焦饭。陈遗担任主簿时,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次煮饭,就把锅底的焦饭(锅巴)储存起来,等到回到家里,就带给母亲。后来遇上孙恩侵入吴郡,当天郡守袁山松就要出兵征讨。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斗锅底的焦饭,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双方在沪渎开战,袁山松被孙恩打败了,军队溃散,逃入山林沼泽,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做粮食的,有因为饥饿而死了的人。唯独陈遗靠锅底的焦饭活了下来,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对最孝顺的人的报答。

注释

至:很,十分。铛:锅。恒:经常,常常。辄:总是。贮收:贮存,收藏。贮,积存,储藏。遗:赠予、送给。值:正好遇到,恰逢。孙恩:字灵秀,晋安帝隆安三年,聚集数万人起义,攻克会嵇等郡,后来攻打临海郡时遭败,投海而死。袁山松:时为吴郡太守,被孙恩军队杀害。即日:当天,当日。敛:积攒馁:饥饿。主簿:郡守的属官,负责文书等事。

赏析

隆安三年(公元399年)秋,道教首领孙恩趁机聚众反晋。隆安五年(公元40年),孙思以兵士10余万,船只2000多艘进攻建康。与晋廷所派刘牢之决战于京口,孙恩大败,损失惨重,再次退人海岛。元兴元年(公元402年),孙恩举军攻临海,失败后投海自杀。

猜您喜欢

宋定伯捉鬼

魏晋 · 干宝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
问之,鬼言:“我是鬼。“
鬼问:“汝复谁?“
定伯诳之,言:“我亦鬼。“
鬼问:“欲至何所?“
答曰:“欲至宛市。“
鬼言:“我亦欲至宛市。“
遂行。
  数里,鬼言:“步行太亟,可共递相担,何如?“
定伯曰:“大善。“
鬼便先担定伯数里。
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
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
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
如是再三。
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有何所畏忌?“
鬼答言:“惟不喜人唾。“
于是共行。
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
定伯自渡,漕漼作声。
鬼复言:“何以作声?“
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持之。
鬼大呼,声咋咋然,索下,不复听之。
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
得钱千五百,乃去。
于时石崇言:“定伯卖鬼,得钱千五百文。“

分类: 初中文言文  寓理  故事 

满井游记

明代 ·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己亥之二月也。

分类: 初中文言文  小品  春天  纪游  写景  抒情 

论语十则

先秦 · 佚名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分类: 初中文言文  对话  学习  哲理 

陈元方候袁公

南北朝 · 刘义庆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分类: 小学文言文  生活  写人  寓理 

鹦鹉灭火

宋代 · 刘义庆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
鹦鹉自念虽乐,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
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有好意,然何足道也?“
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

  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分类: 初中文言文  友情  寓言  故事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